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30页 |
1.1 概述 | 第7页 |
1.2 荧光信号机制 | 第7-20页 |
1.2.1 光诱导电子转移(PET)机制 | 第8-9页 |
1.2.2 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机制 | 第9-11页 |
1.2.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机制 | 第11-14页 |
1.2.4 激基缔合物/激基复合物(eximer/exciplex)的形成 | 第14-16页 |
1.2.5 C=N双键异构化机制 | 第16-18页 |
1.2.6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机制 | 第18-20页 |
1.3 比率计量型荧光探针 | 第20-21页 |
1.4 硫化氢的生理学作用 | 第21-22页 |
1.5 硫化氢的检测 | 第22-28页 |
1.5.1 还原反应 | 第23-24页 |
1.5.2 亲核反应 | 第24-28页 |
1.5.3 铜硫沉淀反应 | 第28页 |
1.6 苯并噻唑类荧光探针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实验依据与实验设计 | 第30-34页 |
2.1 立题依据 | 第30-32页 |
2.2 实验设计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实验内容与结论 | 第34-50页 |
3.1 仪器与材料 | 第34-35页 |
3.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4页 |
3.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4-35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5-41页 |
3.2.1 试剂的纯化 | 第35页 |
3.2.2 探针A的合成 | 第35-38页 |
3.2.3 溶液的配制 | 第38页 |
3.2.4 光物理及反应性质的测定 | 第38-41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41-47页 |
3.3.1 各步产物及探针A的合成结果 | 第41-42页 |
3.3.2 光物理及反应性质的测定结果 | 第42-47页 |
3.4 讨论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