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氯氧镁水泥道路混凝土材料组成设计与应用关键技术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3 存在问题第17-18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8-21页
第二章 氯氧镁水泥材料组成与设计优化第21-68页
    2.1 原材料技术要求及氯氧镁水泥基本组成优化第21-31页
        2.1.1 原材料技术要求第21-25页
        2.1.2 氯氧镁水泥基本组成优化第25-31页
    2.2 复合氯氧镁水泥开发第31-52页
        2.2.1 粉煤灰氯氧镁水泥第31-37页
        2.2.2 白云石粉氯氧镁水泥第37-44页
        2.2.3 石粉氯氧镁水泥第44-50页
        2.2.4 抗水氯氧镁水泥第50-52页
    2.3 青海省低温环境适应性第52-60页
        2.3.1 青海省气候低温特征第53-57页
        2.3.2 低温环境下氯氧镁水泥性能研究第57-60页
    2.4 氯氧镁水泥的早期水化行为第60-65页
        2.4.1 氯氧镁水泥的早期水化行为测试方法第60-63页
        2.4.2 氯氧镁水泥水化行为与凝结时间第63-65页
    2.5 本章小结第65-68页
第三章 氯氧镁水泥道路混凝土材料组成关键参数研究第68-97页
    3.1 氯氧镁水泥道路混凝土性能影响因素分析第68-78页
        3.1.1 胶凝材料用量第68-70页
        3.1.2 砂率第70-72页
        3.1.3 集料最大粒径第72-73页
        3.1.4 浆集比第73-74页
        3.1.5 MgCl2浓度第74页
        3.1.6 外加剂第74-78页
    3.2 氯氧镁水泥道路混凝土增强增韧设计第78-94页
        3.2.1 增韧材料对氯氧镁水泥基复合材料弯曲性能影响研究第78-91页
        3.2.2 纤维增强氯氧镁水泥道路混凝土的弯曲性能研究第91-94页
    3.3 本章小结第94-97页
第四章 氯氧镁水泥聚羧酸减水剂分子结构设计与性能第97-118页
    4.1 聚羧酸减水剂合成工艺第97-98页
    4.2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分子设计与合成第98-102页
    4.3 聚羧酸系减水剂掺量的确定第102-103页
    4.4 缓凝组分对氯氧镁水泥性能的影响第103-107页
    4.5 现有聚羧酸减水剂性能对比分析第107-110页
    4.6 氯氧镁水泥聚羧酸减水剂表征第110-111页
    4.7 氯氧镁水泥聚羧酸减水剂性能评价第111-116页
    4.8 本章小结第116-118页
第五章 氯氧镁水泥混凝土材料要求及组成设计方法第118-137页
    5.1 氯氧镁水泥混凝土原材料技术要求第118-119页
    5.2 氯氧镁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119-122页
    5.3 氯氧镁水泥混凝土材料组成设计实例第122-125页
    5.4 氯氧镁水泥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第125-136页
    5.5 本章小结第136-137页
第六章 氯氧镁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涵洞施工关键技术第137-169页
    6.1 青海省气候分区及氯氧镁水泥混凝土耐水性要求第137-145页
    6.2 氯氧镁水泥混凝土制备技术第145-148页
    6.3 氯氧镁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第148-158页
        6.3.1 原材料第148-150页
        6.3.2 生产配合比第150-151页
        6.3.3 镁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第151-157页
        6.3.4 镁水泥混凝土路面应用效果第157-158页
    6.4 氯氧镁水泥混凝土涵洞施工技术第158-162页
        6.4.1 原材料第158页
        6.4.2 施工配合比第158-159页
        6.4.3 镁水泥混凝土涵洞施工第159-161页
        6.4.4 镁水泥混凝土涵洞应用效果第161-162页
    6.5 经济与环境效益分析第162-166页
    6.6 本章小结第166-169页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第169-172页
    7.1 主要结论第169-171页
    7.2 创新点第171页
    7.3 研究展望第171-172页
参考文献第172-17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79-181页
    发表文章及授权发明专利第179-18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8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奖项第180-181页
致谢第181页

论文共1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重建误差排序的显著性检测
下一篇:石墨烯、碳纳米管/聚酰亚胺修饰电极的制备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