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1.1.3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1.2.1 中等职业学校 | 第11页 |
1.2.2 中职教师 | 第11页 |
1.2.3 教师资格制度 | 第11-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页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1.4.1 研究的思路 | 第14-15页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15页 |
1.5 我国中职教师资格制度的历史演变 | 第15-17页 |
1.5.1 经济体制改革前以学历要求为主 | 第15-16页 |
1.5.2 经济体制改革后学历及专业技能都受到重视 | 第16页 |
1.5.3 学历文凭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标准 | 第16-17页 |
2 中职教师资格制度的调研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17-32页 |
2.1 调研过程 | 第17页 |
2.2 调研结果 | 第17-32页 |
2.2.1 所调查全部教师的整体情况分析 | 第17-21页 |
2.2.2 城市中等职业学校与县级职教中心教师资格情况的对比分析 | 第21-24页 |
2.2.3 兼职教师资格情况分析 | 第24-27页 |
2.2.4 专业课与文化课教师资格情况对比分析 | 第27-32页 |
3 中职教师资格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2-39页 |
3.1 中职教师专业性特点未得到充分体现 | 第32-34页 |
3.1.1 教师资格标准方面 | 第32-33页 |
3.1.2 教师资格认定程序方面 | 第33-34页 |
3.2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尚未建立 | 第34页 |
3.3 兼职教师资格制度未确立 | 第34-35页 |
3.4 城乡中职教师师资水平差别较大 | 第35-36页 |
3.5 中职教师资格制度缺乏有效保障条件 | 第36-39页 |
3.5.1 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36页 |
3.5.2 职前培训工作不到位 | 第36-37页 |
3.5.3 在职培训效果欠佳 | 第37页 |
3.5.4 中职教师聘用标准缺乏硬性规定 | 第37-39页 |
4 发达国家职教教师资格制度的经验及启示 | 第39-44页 |
4.1 教师资格标准要求较高 | 第39-40页 |
4.2 教师资格认定程序严格 | 第40-41页 |
4.3 注重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 | 第41-44页 |
4.3.1 教师职前培养 | 第41页 |
4.3.2 教师在职培训 | 第41-44页 |
5 推进中职教师资格制度的对策 | 第44-53页 |
5.1 完善中职教师资格专业标准 | 第44-46页 |
5.1.1 分类规定中职教师专业标准 | 第44-45页 |
5.1.2 重视中职教师企业工作经验 | 第45页 |
5.1.3 建立健全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制度 | 第45-46页 |
5.2 健全中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 第46-49页 |
5.2.1 成立中职专业资格认定部门 | 第46页 |
5.2.2 严格制定中职教师资格考试程序 | 第46-47页 |
5.2.3 实行教师资格分级别、定期认证制度 | 第47-48页 |
5.2.4 确立兼职教师职业资格认定方法 | 第48-49页 |
5.3 提高城乡中职教师师资均衡发展水平 | 第49-50页 |
5.3.1 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关注 | 第49页 |
5.3.2 规范农村中职学校用人标准 | 第49-50页 |
5.3.3 提高农村中职学校教师待遇 | 第50页 |
5.4 完善中职教师资格制度的保障条件 | 第50-53页 |
5.4.1 健全法律法规 | 第50页 |
5.4.2 完善职前培训体系 | 第50-51页 |
5.4.3 健全在职培训系统 | 第51-52页 |
5.4.4 规范中职学校教师聘用程序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