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锂离子电池简介 | 第10-12页 |
1.3 锂离子电池负极电极材料的发展 | 第12-19页 |
1.3.1 纳米碳负极材料 | 第12-15页 |
1.3.2 合金类负极材料 | 第15-16页 |
1.3.3 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 | 第16-19页 |
1.3.4 金属硫化物及氮化物负极材料 | 第19页 |
1.4 钒酸锌负极材料 | 第19-20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第22-28页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2.1.1 化学试剂 | 第22-23页 |
2.1.2 仪器设备 | 第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2.2.1 空心纳米片组装的Zn_3V_3O_8/C的制备 | 第23页 |
2.2.2 分级结构Zn_3V_2O_8/GNPs复合纳米材料制备 | 第23-24页 |
2.3 电极材料表征方法 | 第24-26页 |
2.3.1 X-ray衍射分析(XRD) | 第24页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4页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4页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4-25页 |
2.3.5 热重分析和差热分析(TG-DTA) | 第25页 |
2.3.6 BET比表面分析(BET) | 第25页 |
2.3.7 拉曼光谱测试(RAMAN) | 第25页 |
2.3.8 红外光谱测试(IR) | 第25-26页 |
2.4 实验电池组装 | 第26页 |
2.4.1 电极的制备 | 第26页 |
2.4.2 半电池的组装 | 第26页 |
2.4.3 全电池的组装 | 第26页 |
2.5 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6-28页 |
2.5.1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26页 |
2.5.2 循环伏安测试 | 第26-27页 |
2.5.3 电化学阻抗测试 | 第27-28页 |
第3章 空心纳米片组装分级结构Zn_3V_3O_8/C微球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 第28-47页 |
3.1 引言 | 第28-29页 |
3.2 空心纳米片组装的Zn_3V_3O_8/C复合材料制备 | 第29-30页 |
3.3 前驱体Zn_3V_2O_7(OH)2·2H_2O的制备及实验参数优化 | 第30-32页 |
3.4 材料结构表征 | 第32-40页 |
3.4.1 Zn_3V_2O_7(OH)2·2H_2O纳米花球前驱体结构表征 | 第32-33页 |
3.4.2 Zn_3V_2O_7(OH)2·2H_2O/PVP复合纳米花球结构表征 | 第33-34页 |
3.4.3 Zn_3V_3O_8/C复合纳米花球结构表征 | 第34-40页 |
3.5 空心纳米片结构的生成机理 | 第40-41页 |
3.6 Zn_3V_3O_8/C复合微球锂离子电池性能 | 第41-4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乙二醇回流法制备Zn_3V_2O_8/石墨纳米片复合物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 第47-65页 |
4.1 引言 | 第47-49页 |
4.2 Zn_3V_2O_8/GNPs制备 | 第49-50页 |
4.3 前驱体Zn_3V_2O_7(OH)2·2H_2O/GONPs的制备及实验参数优化 | 第50-51页 |
4.4 Zn_3V_2O_8/GNPs复合材料结构及形貌表征 | 第51-57页 |
4.5 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测试 | 第57-6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