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部门组织绩效管理的优化研究--以奉贤区税务局为例
|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第一章 导言 | 第8-19页 |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第二节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 一、本文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 二、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15-18页 |
| 一、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二、论文结构 | 第16-18页 |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点与难点 | 第18-19页 |
| 一、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页 |
| 二、本文研究的难点及解决措施分析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概述 | 第19-26页 |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19-23页 |
| 一、绩效的内涵与目的 | 第19页 |
| 二、绩效管理的体系方法 | 第19-21页 |
| 三、组织的绩效 | 第21-22页 |
| 四、绩效管理优化的过程与路径 | 第22-23页 |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 一、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理论 | 第23页 |
| 二、社会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理论 | 第23-24页 |
| 三、政府绩效评估理论 | 第24-25页 |
| 四、目标管理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奉贤区税务局组织绩效管理的现状 | 第26-46页 |
| 第一节 奉贤区税务局概况 | 第26-29页 |
| 一、简介 | 第26页 |
| 二、机构设置及职责 | 第26-29页 |
| 第二节 奉贤区税务局组织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 第29-39页 |
| 一、具体做法 | 第29-33页 |
| 二、实施效果 | 第33-36页 |
| 三、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36-39页 |
| 第三节 税务部门组织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9-42页 |
| 一、管理运行机制不够合理 | 第39-40页 |
| 二、产出结果及策略使用不科学 | 第40-41页 |
| 三、运行基础资源与氛围匮乏 | 第41页 |
| 四、管理优化的可持续性差 | 第41-42页 |
| 第四节 税务部门组织绩效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2-46页 |
| 一、专业性人才与服务机构类资源稀缺 | 第42-43页 |
| 二、奖惩机制及结果运用具体措施缺位 | 第43页 |
| 三、体制及传统制约管理效能 | 第43-44页 |
| 四、缺乏持续优化的系统化方案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国内外税务机构经验借鉴 | 第46-53页 |
| 第一节 国外税务机构经验借鉴 | 第46-50页 |
| 一、英国政府和税务部门组织绩效管理情况 | 第46-47页 |
| 二、英国税务部门组织绩效管理主要启示和借鉴 | 第47-50页 |
| 第二节 国内税务机构经验借鉴 | 第50-53页 |
| 一、北京国税在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上的经验启示 | 第50-51页 |
| 二、山东国税在塑造绩效管理文化上的经验启示 | 第51-53页 |
| 第五章 税务部门组织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建议 | 第53-60页 |
| 第一节 建立全面的绩效管理体系 | 第54-56页 |
| 一、搭建规范的模块与框架 | 第54页 |
| 二、完善内部协作管理优化的机制 | 第54-55页 |
| 三、结合个人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 | 第55页 |
| 四、进行信息化的建设与维护 | 第55-56页 |
| 第二节 建立夯实的支持基础 | 第56-57页 |
| 一、强化绩效管理结果运用 | 第56页 |
| 二、塑造绩效管理文化氛围 | 第56页 |
| 三、建立多元的绩效评估主体 | 第56-57页 |
| 四、形成真实完整的绩效档案 | 第57页 |
| 第三节 出台持续优化的系统方案 | 第57-60页 |
| 一、创建匹配管理的联动方案 | 第57-58页 |
| 二、开展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 第58页 |
| 三、周期性收集意见与改善 | 第58页 |
| 四、运用项目化管理开展优化 | 第58-60页 |
| 本文的研究结论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 附录一 | 第67-71页 |
| 附录二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