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3.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3.2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3.3 水资源利用与产业结构综合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兰州市产业结构现状与水资源现状分析 | 第17-23页 |
2.1 兰州市概况 | 第17-18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7页 |
2.1.2 自然资源状况 | 第17页 |
2.1.3 社会经济状况 | 第17-18页 |
2.2 兰州市水资源现状分析 | 第18-20页 |
2.2.1 地表水资源 | 第18页 |
2.2.2 地下水资源 | 第18页 |
2.2.3 水资源总量 | 第18-19页 |
2.2.4 可供水资源量 | 第19-20页 |
2.2.5 兰州市水源地建设现状 | 第20页 |
2.3 兰州市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 第20-23页 |
第三章 兰州市产业用水结构分析 | 第23-28页 |
3.1 兰州市产业用水结构总体分析 | 第23-24页 |
3.2 兰州市第一产业用水现状分析 | 第24-25页 |
3.3 兰州市第二产业用水现状分析 | 第25-27页 |
3.4 兰州市第三产业用水现状分析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兰州市产业用水效率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第28-32页 |
4.1 兰州市产业用水效率分析 | 第28-29页 |
4.2 兰州市第一产业用水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4.3 兰州市第二产业用水存在的问题 | 第30页 |
4.4 兰州市第三产业用水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第五章 兰州市产业节水潜力分析 | 第32-40页 |
5.1 兰州市节水潜力的整体状况 | 第32-33页 |
5.2 第一产业节水潜力分析 | 第33页 |
5.3 第二产业节水潜力分析 | 第33-37页 |
5.3.1 工业企业重点行业节水潜力分析 | 第35-37页 |
5.4 第三产业节水潜力分析 | 第37-40页 |
5.4.1 再生水回用节水潜力分析 | 第37-38页 |
5.4.2 节水器具改造节水潜力分析 | 第38页 |
5.4.4 公共生活节水潜力分析 | 第38页 |
5.4.5 非常规水资源节水潜力分析 | 第38-40页 |
第六章 兰州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基本方向 | 第40-46页 |
6.1 兰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 第40-42页 |
6.1.1 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 | 第40页 |
6.1.2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遵循的原则 | 第40-41页 |
6.1.3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目标选择 | 第41-42页 |
6.2 兰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 | 第42-43页 |
6.3 兰州市三次产业调整优化思路 | 第43-46页 |
6.3.1 优先考虑生态,发展特色第一产业 | 第43-44页 |
6.3.2 优化工业布局,以科技节水为手段,提高工业节水效率 | 第44页 |
6.3.3 建设节水检测,加大技术改造,促进第三产业节水 | 第44-45页 |
6.3.4 以旅游业为先导,积极发展水资源消耗少的第三产业 | 第45-46页 |
第七章 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 第46-48页 |
7.1 建立健全供水管理制度,加大供水能力 | 第46页 |
7.1.1 加强第二水源地建设,提高可供水能力 | 第46页 |
7.1.2 加强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监测 | 第46页 |
7.2 建立全面的水资源管理措施 | 第46-47页 |
7.3 建设完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47页 |
7.4 建立“节水的经济杠杠”——水价体系 | 第47-48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8-50页 |
8.1 结论 | 第48页 |
8.2 建议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