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改良论文--盐碱土改良论文

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土种稻改良机理与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前言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7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1 苏打盐碱土水田“淡化表层”的理化特征分析及评价第17-18页
        1.3.2 苏打盐碱土水田“淡化表层”的快速创建机理与技术研究第18页
        1.3.3 苏打盐碱土新开水田耕层快速熟化技术研究第18页
        1.3.4 苏打盐碱土水田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第18页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第18-21页
        1.4.1 技术路线第18-19页
        1.4.2 研究方法第19-21页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第21-25页
    2.1 自然地理概况第21-23页
        2.1.1 气候条件第21-22页
        2.1.2 水文条件第22页
        2.1.3 地质地貌条件第22页
        2.1.4 土壤条件第22-23页
        2.1.5 植被条件第23页
    2.2 土地利用现状第23-25页
第3章 苏打盐碱土水田土壤“淡化表层”的理化特征及评价第25-41页
    3.1 引言第25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25-26页
        3.2.1 供试材料第25-26页
        3.2.2 测试指标与方法第2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6-39页
        3.3.1 盐碱地水田的种稻年限与水稻产量的关系第26-27页
        3.3.2“淡化表层”的剖面形态特征第27-29页
        3.3.3“淡化表层”的理化特征第29-39页
    3.4 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苏打盐碱土水田“淡化表层”快速创建机理第41-64页
    4.1 引言第41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1-43页
        4.2.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置第41-42页
        4.2.2 测试指标与方法第42-4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3-62页
        4.3.1 施用铝离子改良剂对土壤pH的改良作用第43-47页
        4.3.2 添加铝离子改良剂对土壤平衡溶液可溶性盐组成的影响第47-53页
        4.3.3 铝离子改良剂对耕层土壤碱化度的作用第53-56页
        4.3.4 铝离子改良剂对土壤胶体的凝聚及微团聚体组成的影响第56-58页
        4.3.5 铝离子改良剂对盐碱土胀缩性和容重的影响第58-60页
        4.3.6 铝离子改良剂的化学改良机理第60-62页
    4.4 小结第62-64页
第5章 苏打盐碱地水田土壤耕层熟化技术研究第64-78页
    5.1 引言第64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64-65页
        5.2.1 供试材料第64页
        5.2.2 试验设置与测试指标第64-65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5-76页
        5.3.1 添加有机物料对苏打盐碱土水田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第65-72页
        5.3.2 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的改良效果研究第72-76页
    5.4 小结第76-78页
第6章 苏打盐碱土种稻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第78-88页
    6.1 引言第78-79页
    6.2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79-80页
        6.2.1 试验设计第79页
        6.2.2 测试指标与方法第79-80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80-87页
        6.3.1 盐碱地种稻泡田洗盐灌溉节水效应第80-83页
        6.3.2 水稻生育期内排水措施对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第83-87页
    6.4 小结第87-88页
第7章 总体结论与创新点第88-90页
    7.1 总体结论第88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7页
致谢第97-98页
作者简历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共同体到联合体—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
下一篇:四川省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试点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