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35页 |
1.1 选题来源 | 第12-18页 |
1.2 选题的意义 | 第18-2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8-19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9-20页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20-31页 |
1.3.1 国内研究概况 | 第20-27页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第27-31页 |
1.4 研究思路、基本结构和研究方法 | 第31-33页 |
1.4.1 研究思路和基本结构 | 第31-3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33-35页 |
1.5.1 主要创新点 | 第33-34页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34-35页 |
第2章 共同体:个人生存的基本方式 | 第35-54页 |
2.1 共同体概念的界定 | 第35-39页 |
2.2 共同体的特征与功能 | 第39-45页 |
2.2.1 共同体的特征 | 第39-42页 |
2.2.2 共同体的功能 | 第42-45页 |
2.3 国家、社会与共同体 | 第45-47页 |
2.4 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共同体与联合体 | 第47页 |
2.5 共同体发展的动力 | 第47-54页 |
2.5.1 根本动力 | 第47-49页 |
2.5.2 直接动力 | 第49-51页 |
2.5.3 内在动力 | 第51-54页 |
第3章 自然共同体:“人的依赖性”阶段 | 第54-69页 |
3.1 自然共同体的形成 | 第54-57页 |
3.2 自然共同体的基本特征 | 第57-61页 |
3.2.1 血缘特征 | 第57页 |
3.2.2 地缘特征 | 第57-58页 |
3.2.3 较低的生产力水平 | 第58-59页 |
3.2.4 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人的依赖性” | 第59-61页 |
3.3 自然共同体的典型形态 | 第61-65页 |
3.4 自然共同体对人生存与发展的双重意义 | 第65-69页 |
3.4.1 积极意义 | 第65-66页 |
3.4.2 历史局限 | 第66-69页 |
第4章 市民社会共同体:“物的依赖性”阶段 | 第69-93页 |
4.1 市民社会共同体与资本主义社会 | 第69-72页 |
4.2 市民社会共同体的形成 | 第72-78页 |
4.2.1 形成的标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 第72-77页 |
4.2.1.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根本原因 | 第73-74页 |
4.2.1.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基本条件 | 第74-75页 |
4.2.1.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现的具体途径 | 第75-77页 |
4.2.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共同体存在基础的破坏 | 第77-78页 |
4.3 市民社会共同体的基本特征 | 第78-87页 |
4.3.1 制度基础: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 第78-80页 |
4.3.2 阶级构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抗 | 第80-82页 |
4.3.3 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物的依赖性” | 第82-87页 |
4.3.3.1“物化”的生产 | 第83-84页 |
4.3.3.2“物化”的生活 | 第84-86页 |
4.3.3.3“物化”的社会关系 | 第86-87页 |
4.4 市民社会共同体对人生存与发展的双重意义 | 第87-93页 |
4.4.1 积极意义 | 第87-90页 |
4.4.2 历史局限 | 第90-93页 |
第5章 自由人联合体: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阶段 | 第93-130页 |
5.1“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形成的理论背景 | 第94-102页 |
5.1.1 哲学方法论基础:古典哲学 | 第94-96页 |
5.1.2 经济学基础:古典经济学 | 第96-98页 |
5.1.3 社会主义渊源:空想社会主义 | 第98-102页 |
5.2“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 | 第102-105页 |
5.3 自由人联合体的具体形态:共产主义社会 | 第105-109页 |
5.4 自由人联合体的基本特征 | 第109-119页 |
5.4.1 所有制形式:重建个人所有制 | 第109-111页 |
5.4.2 制度设想:国家自行消亡 | 第111-113页 |
5.4.3 价值目标: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 第113-118页 |
5.4.4 本真意蕴:个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 第118-119页 |
5.5“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现实维度 | 第119-130页 |
5.5.1 科学基础:唯物史观 | 第120-123页 |
5.5.2 实现条件 | 第123-130页 |
5.5.2.1 外部条件 | 第123-127页 |
5.5.2.2 主体条件 | 第127-130页 |
第6章“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130-154页 |
6.1“自由人联合体”思想与当代资本主义 | 第130-138页 |
6.1.1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第131-132页 |
6.1.2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 第132-135页 |
6.1.3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 第135-138页 |
6.2“自由人联合体”思想与当代中国 | 第138-154页 |
6.2.1 自由人联合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139-142页 |
6.2.2“自由人联合体”思想与“中国梦” | 第142-149页 |
6.2.2.1“中国梦”的现实基础 | 第142-146页 |
6.2.2.2“中国梦”的提出与内涵 | 第146-149页 |
6.2.3“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对“中国梦”的现实意义 | 第149-154页 |
结语 | 第154-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6-161页 |
致谢 | 第161-16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