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基于溶液法的无铟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现状分析第10-12页
   ·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第12-15页
第二章 有机太阳能电池简介第15-27页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国内外发展历程第15-16页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第16-21页
     ·有机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第16-17页
     ·主要性能表征第17-21页
   ·主要器件结构第21-24页
     ·单层活性层结构第22-23页
     ·双层异质结结构第23页
     ·体异质结结构第23-24页
   ·大面积器件制备工艺第24-25页
     ·卷对卷工艺第24-25页
     ·涂刷工艺第25页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三章 基于全溶液法的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第27-45页
   ·引言第27-30页
   ·实验部分第30-33页
     ·实验准备第30页
     ·器件制备第30-31页
     ·实验测试第31-33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3-44页
     ·喷墨打印银线表面形貌优化第33-38页
     ·透明导电膜的透光性和导电性优化第38-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优化研究第45-55页
   ·引言第45-46页
   ·实验部分第46-47页
     ·实验准备第46页
     ·器件制备第46-47页
     ·实验测试第47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7-54页
     ·不同退火温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第47-50页
     ·不同后退火时间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第50-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无铟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制备第55-63页
   ·引言第55-56页
   ·实验部分第56-57页
     ·实验准备第56页
     ·器件制备第56-57页
     ·器件测试第57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7-62页
     ·无铟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的性能第57-59页
     ·基于不同银网格间距的器件性能比较第59-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3-65页
   ·工作总结第63页
   ·工作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致谢第69-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第71-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稀土掺杂材料的光谱下转换及其应用的研究
下一篇:超声波微电机的建模仿真及驱动控制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