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地下车库诱导通风辅助排烟技术的发展 | 第11-14页 |
1.2.1 地下车库诱导通风辅助排烟简介 | 第11-12页 |
1.2.2 国内对诱导排烟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1.2.3 国外对诱导排烟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关于地下车库消防规范射流通风排烟系统标准 | 第14-15页 |
1.4 诱导通风辅助排烟系统的技术难点分析 | 第15-16页 |
1.4.1 烟气控制的参数确定 | 第15-16页 |
1.4.2 车库内部结构对射流送风辅助排烟效果的影响 | 第16页 |
1.5 论文逻辑结构及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5.1 论文逻辑结构框图 | 第16页 |
1.5.2 论文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射流基本理论 | 第18-24页 |
2.1 无限空间淹没紊流射流的特征 | 第18-19页 |
2.1.1 过流断面(又称转折断面)起始段及主体段 | 第18页 |
2.1.2 紊流系数a及几何特征 | 第18-19页 |
2.2 圆断面射流的运动分析 | 第19-21页 |
2.2.1 主体段轴心速度Vm | 第20-21页 |
2.2.2 起始段核心长度Sn及核心收缩角q | 第21页 |
2.2.3 主体段断面流量Q | 第21页 |
2.2.4 主体段断面平均流速 | 第21页 |
2.3 有限空间射流 | 第21-22页 |
2.3.1 有限空间射流结构 | 第21-22页 |
2.3.2 贴附射流 | 第22页 |
2.4 平行射流的叠加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天津某地下车库射流风机排烟现场实测 | 第24-40页 |
3.1 天津地下车库实验场地介绍 | 第24-25页 |
3.2 测量系统介绍 | 第25-26页 |
3.2.1 温度的测量及数据采集 | 第25页 |
3.2.2 风速的测量 | 第25-26页 |
3.3 测量参数介绍 | 第26页 |
3.4 实验场地装置安排示意图 | 第26-29页 |
3.5 试验工况 | 第29-31页 |
3.6 温度结果 | 第31-34页 |
3.6.1 工况1四列热电偶测得数据如图 3-5 所示 | 第31-32页 |
3.6.2 工况2四列热电偶测得数据如图 3-6 所示 | 第32页 |
3.6.3 工况3四列热电偶测得数据如图 3-7 所示 | 第32-33页 |
3.6.4 工况4四列热电偶测得数据如图 3-8 所示 | 第33-34页 |
3.7 烟气层随时间变化情况 | 第34-39页 |
3.7.1 第一次热烟试验烟气层图片 | 第34-39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廊坊某地下空间射流风机流场实测 | 第40-56页 |
4.1 实验场地介绍 | 第40-41页 |
4.2 实验工况介绍 | 第41-43页 |
4.3 实验条件 | 第43-46页 |
4.3.1 工况1风机出.风速及高大空间内风机流场 | 第43-46页 |
4.3.2 工况2较矮空间内风机流场 | 第46页 |
4.4 不同工况下风机周围流场变化 | 第46-52页 |
4.5 风机流场情况的射流验证。 | 第52-54页 |
4.5.1 风机型号 | 第52-53页 |
4.5.2 相关规范中对于射流风机有效作用风速的规定 | 第53页 |
4.5.3 单台风机在高大空间做自由射流 | 第53页 |
4.5.4 单台风机在低矮空间做贴附射流 | 第53页 |
4.5.5 两台风机在较为低矮空间并联做贴附射流。 | 第53-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射流风机辅助排烟技术的数值模拟 | 第56-74页 |
5.1 火灾模型简介 | 第56-58页 |
5.1.1 车库模型建立 | 第56页 |
5.1.2 模拟参数设定 | 第56-58页 |
5.2 车库设计的安全目标 | 第58页 |
5.3 不同工况下的模拟情况。 | 第58-71页 |
5.4 地下车库应用射流风机辅助排烟时的布置策略 | 第71-7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