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

孙伏园与重庆时期的《中央日报》副刊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8-13页
    一、问题的源起第8-9页
    二、研究现状第9-11页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点第11-13页
第一章 相遇——武汉《中央副刊》一面革命文学的旗帜第13-30页
    第一节 1927年的汉口与《中央日报》创刊第13-17页
    第二节 激进昂扬的革命姿态第17-24页
        一、鲁迅演讲的发表第18-21页
        二、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与农民问题的讨论第21-24页
    第三节 谢冰莹——从《中央日报》走出来的女兵作家第24-30页
第二章 再续前缘——从汉口到重庆第30-46页
    第一节 《中央副刊》新的地域背景第30-34页
        一、文学中心的内迁第30-32页
        二、独特的创作语境与文艺副刊的繁荣第32-34页
    第二节 《中央副刊》新的发展方向第34-39页
        一、国民党“三民主义文艺路线”的流产第34-36页
        二、40年代“被捡起来”的文艺话语第36-39页
    第三节 孙伏园再次接手《中央副刊》的始末第39-46页
        一、亟待党外人士的支持第39-41页
        二、陈博生的邀请与“中间派”的争夺第41-43页
        三、从《士兵月刊》到《中央副刊》第43-46页
第三章 号召——文艺与抗战建国之方针第46-59页
    第一节 从“抗日民主统一战线”谈起第46-52页
        一、孙伏园的党派观念与各派文人的汇聚第47-48页
        二、关于战时文学的讨论第48-52页
    第二节 独立的中国精神——《屈原》第52-55页
        一、《屈原》发表的背景第52-54页
        二、《屈原》的精神内涵第54-55页
    第三节 关于“胜利后的中国”第55-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书目第60-63页
致谢第63-64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主持的科研项目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iOS系统的图形图像处理应用程序的开发
下一篇:自体血小板分离在心脏大血管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