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的历史沿革 | 第6-10页 | 
| 1.1 初民社会的自然权利 | 第6-7页 | 
| 1.2 公权至上时代的替代权利 | 第7-8页 | 
| 1.3 刑罚人道主义时代的被害人失权 | 第8-10页 | 
| 第二章 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的当代内涵 | 第10-14页 | 
| 2.1 刑事和解权 | 第10-11页 | 
| 2.2 量刑意见权 | 第11-12页 | 
| 2.3 求偿权 | 第12-14页 | 
| 第三章 刑事和解制度与被害人权利保障 | 第14-21页 | 
| 3.1 刑事和解的性质与功能 | 第14-17页 | 
| 3.1.1 刑事和解权的性质 | 第14-15页 | 
| 3.1.2 刑事和解权的功能 | 第15-17页 | 
| 3.2 刑事和解权的享有主体 | 第17-18页 | 
| 3.3 刑事和解权的适用范围 | 第18-21页 | 
| 第四章 新形势下被害人权利保障机制 | 第21-27页 | 
| 4.1 通过国家补偿机制等保障被害人的实体权利 | 第21-22页 | 
| 4.2 通过构建表达权体系确保被害人的程序权利 | 第22-23页 | 
| 4.3 通过刑事和解制度实现程序权利与实体权利的统一 | 第23-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 致谢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