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遗址论文--陵墓、墓葬论文

新疆东天山地区青铜时代墓葬制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绪论第7-13页
    1.1 选题的缘起第7-9页
    1.2 研究的目的第9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1页
        1.3.1 国内研究情况第9-11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1页
        1.4.1 研究思路第11页
        1.4.2 研究方法第11页
    1.5 研究理论第11-13页
        1.5.1 考古类型学第11-12页
        1.5.2 比较文化学第12页
        1.5.3 文化变迁理论第12-13页
2.哈密-巴里坤区青铜时代墓葬第13-35页
    2.1 焉不拉克墓地第16-22页
        2.1.1 墓葬的形制第16-18页
        2.1.2 葬式与葬具第18页
        2.1.3 随葬品的整理第18-21页
        2.1.4 墓葬分期第21-22页
    2.2 五堡墓地第22-27页
        2.2.1 墓葬形制第22页
        2.2.2 葬式与葬具第22-23页
        2.2.3 随葬品的整理第23-26页
        2.2.4 墓地年代第26-27页
    2.3 巴里坤南湾M95号墓地第27-30页
        2.3.1 墓葬的形制与葬式第27-28页
        2.3.2 随葬品的整理第28-30页
        2.3.3 墓葬分期第30页
    2.5 焉不拉克文化随葬品特征第30-31页
    2.6 哈密-巴里坤地区青铜时代文化交流第31-35页
3.吐鲁番盆地青铜时代墓葬第35-44页
    3.1 墓葬的形制第35-44页
        3.1.2 葬式与葬具第37页
        3.1.3 随葬品的整理第37-41页
        3.1.4 年代分期第41页
        3.1.5 随葬品特征第41页
        3.1.6 洋海墓地出土彩陶第41-44页
4.和静县察吾呼沟墓地第44-56页
    4.1 墓地结构第44-45页
    4.2 墓葬结构第45-46页
    4.3 葬具第46页
    4.4 葬俗第46-48页
    4.5 单人葬与合葬第48-49页
    4.6 葬式第49-50页
    4.7 一号墓地随葬品第50-52页
    4.8 一号墓地的年代分期第52页
    4.9 四号墓地陪葬品第52-53页
    4.10 四号墓地的年代分期第53页
    4.11 察吾呼沟出土彩陶第53-56页
5.小河墓地第56-61页
    5.1 小河墓地概况第56-57页
    5.2 M1、M2、M4号墓地墓葬形制第57-59页
    5.3 M1、M2、M4号墓地葬式与葬具第59页
    5.4 随葬品的整理第59-61页
6.墓葬制度比较第61-70页
    6.1 葬式的比较第61-62页
        6.1.1 埋葬死者的人数第61-62页
        6.1.2 遗骨摆放方式第62页
        6.1.3 埋葬的习俗第62页
    6.2 墓葬形制第62-64页
    6.3 墓葬地表对比第64页
    6.4 葬具、牺牲和陪葬第64-65页
        6.4.1 葬具第64-65页
        6.4.2 牺牲第65页
        6.4.3 陪葬第65页
    6.5 陪葬品第65-66页
    6.6 墓葬制度差异的成因试析第66-70页
        6.6.1 自然环境第66-67页
        6.6.2 经济形态与生活方式第67-68页
        6.6.3 文化因素第68-70页
7.结语:墓葬制度中的文化因素分析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区公路挡墙防护结构优化设计与应用
下一篇:和顺花园小区的民族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