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转向系统概述 | 第9-13页 |
1.2.1 MS转向系统 | 第10页 |
1.2.2 HPS转向系统 | 第10-11页 |
1.2.3 EHPS转向系统 | 第11页 |
1.2.4 EPS转向系统 | 第11-13页 |
1.2.5 线控式转向系统 | 第13页 |
1.3 EPS系统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EPS系统的设计和控制 | 第15-23页 |
2.1 EPS系统的构成及原理 | 第15页 |
2.2 轻型载货汽车EPS系统的设计 | 第15-16页 |
2.3 EPS系统关键部件的选型 | 第16-19页 |
2.3.1 转矩传感器 | 第16-17页 |
2.3.2 转向机 | 第17页 |
2.3.3 减速机构 | 第17页 |
2.3.4 助力电机 | 第17-19页 |
2.4 助力策略 | 第19-21页 |
2.4.1 助力控制 | 第19-20页 |
2.4.2 助力特性曲线的确定 | 第20-21页 |
2.5 PID控制算法 | 第21-2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EPS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 第23-30页 |
3.1 控制器硬件设计 | 第23-26页 |
3.1.1 系统结构 | 第23页 |
3.1.2 单片机系统 | 第23-24页 |
3.1.3 电源模块 | 第24页 |
3.1.4 信号调理电路 | 第24-25页 |
3.1.5 驱动控制电路 | 第25-26页 |
3.1.6 监测电路 | 第26页 |
3.2 软件开发 | 第26-29页 |
3.2.1 主程序开发 | 第26-27页 |
3.2.2 扭矩信号和电流信号采集 | 第27页 |
3.2.3 车速信号采集 | 第27-28页 |
3.2.4 数字滤波程序设计 | 第28-2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载货汽车EPS系统的协同仿真 | 第30-46页 |
4.1 动力学模型 | 第30-35页 |
4.1.1 LMS Virtual.Lab平台简介 | 第30-31页 |
4.1.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31-35页 |
4.2 控制仿真模型建立 | 第35-39页 |
4.2.1 控制器模型 | 第35-36页 |
4.2.2 助力电机模型 | 第36-38页 |
4.2.3 转向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 第38-39页 |
4.3 联合仿真模型 | 第39-43页 |
4.3.1 联合仿真模型介绍 | 第39页 |
4.3.2 联合仿真 | 第39-43页 |
4.4 仿真分析 | 第43-45页 |
4.4.1 助力电流特性仿真分析 | 第43-45页 |
4.4.2 空载力矩特性仿真分析 | 第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EPS系统性能试验与分析 | 第46-50页 |
5.1 试验准备 | 第46页 |
5.2 助力电流特性试验与分析 | 第46-48页 |
5.3 空载转动力矩试验与分析 | 第48-4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