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地区新元古代“大塘坡式”锰矿沉积地球化学条件研究
| 摘要 | 第4-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14-20页 |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 1.2.1 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1.2.2 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法 | 第17-19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1.3.2 研究的技术方法 | 第18-19页 |
| 1.3.3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19页 |
| 1.4 依托项目 | 第19-20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第20-28页 |
| 2.1 研究区范围 | 第20-21页 |
| 2.2 大地构造位置 | 第21页 |
| 2.3 区域地层 | 第21-23页 |
| 2.4 区域岩浆岩 | 第23页 |
| 2.5 区域构造 | 第23-25页 |
| 2.6 区域矿产 | 第25-26页 |
| 2.7 含锰岩系地质特征 | 第26-28页 |
| 第3章 锰矿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第28-41页 |
| 3.1 贵州松桃西溪堡锰矿床 | 第28-34页 |
| 3.1.1 矿区基本地质特征 | 第28-31页 |
| 3.1.2 矿体地质特征 | 第31页 |
| 3.1.3 矿石成分、结构以及类型 | 第31-34页 |
| 3.2 重庆秀山小茶园锰矿床 | 第34-41页 |
| 3.2.1 矿区地质特征 | 第34-36页 |
| 3.2.2 矿体地质特征 | 第36-39页 |
| 3.2.3 矿石特征、结构以及类型 | 第39-41页 |
| 第4章 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第41-53页 |
| 第5章 碳氧硫锶同位素 | 第53-57页 |
| 5.1 碳氧同位素 | 第53-54页 |
| 5.2 硫同位素 | 第54-55页 |
| 5.3 锶同位素 | 第55-57页 |
| 第6章 锆石U-Pb定年 | 第57-62页 |
| 第7章 黄铁矿的Re-Os同位素 | 第62-65页 |
| 结论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