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引言 | 第8-17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8页 |
1.2 相关研究综述与评析 | 第8-14页 |
1.2.1 国外观光农业研究综述 | 第8-12页 |
1.2.2 国内观光农业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 论文研究的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架构 | 第14-15页 |
1.4 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15-17页 |
2 观光农业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7-25页 |
2.1 观光农业的基本认识 | 第17-23页 |
2.1.1 观光农业的概念 | 第17-19页 |
2.1.2 观光农业的特点 | 第19-20页 |
2.1.3 观光农业的类型 | 第20-21页 |
2.1.4 观光农业的基本功能 | 第21-23页 |
2.2 观光农业的相关理论 | 第23-25页 |
2.2.1 旅游社会学理论 | 第23页 |
2.2.2 休闲经济理论 | 第23页 |
2.2.3 农业生态系统理论 | 第23-24页 |
2.2.4 可持续旅游理论 | 第24-25页 |
3 寒亭区观光农业发展状况分析 | 第25-42页 |
3.1 寒亭区观光农业发展条件 | 第25-28页 |
3.1.1 寒亭区概况 | 第25页 |
3.1.2 寒亭区观光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 第25-28页 |
3.2 寒亭区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 第28-33页 |
3.2.1 政府增强政策扶植 | 第28-29页 |
3.2.2 树立农业品牌 | 第29-30页 |
3.2.3 加强旅游观光与现代农业合作 | 第30-32页 |
3.2.4 构建循环观光农业体系 | 第32-33页 |
3.3 寒亭区观光农业发展的几种模式分析 | 第33-40页 |
3.3.1 禹王生态湿地观光模式 | 第33-35页 |
3.3.2 柳毅山生态文化旅游景区模式 | 第35-36页 |
3.3.3 精品水产业观光模式 | 第36-37页 |
3.3.4 绿色科技设施观光农业模式 | 第37-39页 |
3.3.5 休闲体验式观光农业模式 | 第39-40页 |
3.4 寒亭区观光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0-42页 |
3.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0-41页 |
3.4.2 原因分析 | 第41-42页 |
4 国内外观光农业发展经验及启示 | 第42-50页 |
4.1 国外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42-44页 |
4.2 国内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44-46页 |
4.3 国内外观光农业发展经验借鉴 | 第46-50页 |
4.3.1 国外观光农业的发展经验 | 第46-47页 |
4.3.2 国内观光农业的发展经验 | 第47-50页 |
5 寒亭区观光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0-55页 |
5.1 加强政府对观光农业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 | 第50页 |
5.2 制定科学的观光农业发展规划 | 第50-51页 |
5.3 依靠科技进步,稳步提高观光农业管理水平 | 第51页 |
5.4 转变观念,促进对观光农业的资金和人才投入 | 第51-52页 |
5.5 加强农业和旅游业的联系,携手开发农业旅游资源 | 第52页 |
5.6 稳步推进现代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 第52-53页 |
5.7 健全现代观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53-5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