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学(物理冶金)论文--金属物理学论文

低维金属结构表面等离激元光子学特性及其传感应用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绪论第14-45页
    1.1 课题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1.2 表面等离激元及金属材料概述第15-18页
    1.3 零维金属纳米结构表面等离激元的研究背景第18-31页
        1.3.1 局域型表面等离激元第18-23页
        1.3.2 金属纳米颗粒的研究进展第23-27页
        1.3.3 金属纳米颗粒的典型应用第27-31页
    1.4 一维金属纳米结构表面等离激元的研究背景第31-43页
        1.4.1 传导型表面等离激元第31-33页
        1.4.2 金属纳米线的研究进展第33-39页
        1.4.3 金属纳米线的典型器件应用第39-43页
    1.5 本文主要工作第43-45页
2 低维金属纳米结构光子学特性及其传感应用的理论研究第45-76页
    2.1 引言第45-46页
    2.2 金属纳米颗粒光子学特性及传感的理论基础第46-56页
        2.2.1 模场分布与远场光谱第46-51页
        2.2.2 寿命、线宽与Q值第51-55页
        2.2.3 LSPR传感的灵敏度与品质因子第55-56页
    2.3 介质衬底上金属纳米线光子学特性的研究第56-65页
        2.3.1 基本模型第57-58页
        2.3.2 模场与能量分布第58-62页
        2.3.3 能量约束与有效模场面积第62-63页
        2.3.4 传播长度与传输损耗第63-65页
    2.4 基于金纳米线表面等离激元传感的研究第65-73页
        2.4.1 液体环境中金纳米线的导波与传感特性第66-70页
        2.4.2 基于金纳米线的马赫曾德相位型传感第70-73页
    2.5 本章小结第73-76页
3 低维金属结构及相关材料的制备与实验方法第76-85页
    3.1 微纳光纤的制备与表征第76-78页
    3.2 金属纳米线的制备与表征第78-80页
    3.3 金纳米棒的制备与表征第80-82页
    3.4 用于测量单个金属纳米颗粒散射的暗场显微装置第82-84页
    3.5 本章小结第84-85页
4 基于金纳米棒-微纳光纤回音壁腔的强耦合系统第85-111页
    4.1 引言第85-86页
    4.2 微纳光纤回音壁腔概述第86-88页
    4.3 表面等离激元线宽压缩的研究现状第88-93页
    4.4 金纳米棒-微纳光纤回音壁腔耦合系统的研究第93-106页
        4.4.1 金纳米棒-微纳光纤复合结构第93-94页
        4.4.2 样品制备、表征与实验方法第94-97页
        4.4.3 金纳米棒-微纳光纤复合结构的光子学特性第97-103页
        4.4.4 金纳米棒-微纳光纤复合腔Q值的研究第103-105页
        4.4.5 表面等离激元在强耦合中的作用第105-106页
    4.5 钯包覆的金纳米棒-微纳光纤回音壁腔耦合系统的研究第106-109页
    4.6 本章小结第109-111页
5 总结与展望第111-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33页
作者简历第133-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投影光场显示系统显示原理与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微光电检测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