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物化学论文

苦荞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遗传多样性及荞麦提取物抑制非酶糖基化反应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2-14页
Abstract第14-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6-24页
    1.1 苦荞概述第16-17页
        1.1.1 苦荞的起源第16页
        1.1.2 苦荞的营养价值第16-17页
        1.1.3 黄酮类化合物的介绍第17页
    1.2 苦荞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第17-20页
        1.2.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意义第17页
        1.2.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第17-20页
    1.3 苦荞PAL基因的研究第20-21页
        1.3.1 PAL基因的概述第20页
        1.3.2 PAL基因的结构第20-21页
        1.3.3 PAL基因的表达调控及作用第21页
        1.3.4 植物PAL基因的研究进展第21页
    1.4 非酶糖基化的研究第21-22页
        1.4.1 非酶糖基化的形成第21-22页
        1.4.2 非酶糖基化的抑制剂第22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基于PAL基因序列的地方苦荞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4-41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4-30页
        2.2.1 实验材料第24-26页
        2.2.2 苦荞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6页
        2.2.3 PAL基因的序列的扩增第26-27页
        2.2.4 PCR产物的回收纯化第27-28页
        2.2.5 DNA纯化产物与载体的连接第28页
        2.2.6 连接产物的转化第28页
        2.2.7 PAL 序列多态性统计与分析第28-30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0-38页
        2.3.1 苦荞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第30页
        2.3.2 PAL基因扩增的结果及分析第30页
        2.3.3 PAL基因序列特征分析第30-31页
        2.3.4 PAL基因序列多样性分析第31-33页
        2.3.5 基于PAL基因序列分析地方苦荞的遗传距离第33-34页
        2.3.6 PAL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分析第34-36页
        2.3.7 不同地域苦荞材料黄酮含量差异分析第36页
        2.3.8 PAL基因与黄酮含量关系第36-37页
        2.3.9 苦荞黄酮的聚类分析第37-38页
    2.4 讨论第38-41页
        2.4.1 苦荞PAL基因的遗传多样性第39页
        2.4.2 苦荞PAL基因的系统进化第39-41页
第三章 荞麦提取物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抑制第41-48页
    3.1 前言第41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41-44页
        3.2.1 供试材料第41-42页
        3.2.2 试剂及仪器第42页
        3.2.3 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体系的建立第42-43页
        3.2.4 荞麦水提物和醇提物及其它黄酮类化合物成分溶液随时间变化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影响第43页
        3.2.5 不同浓度荞麦醇提物溶液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影响第43-44页
        3.2.6 不同浓度荞麦水提物及盐酸二甲双胍溶液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影响第44页
        3.2.7 数据处理第44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4-46页
        3.3.1 体外非酶糖基化反应体系及反应时间的确定第44-45页
        3.3.2 不同浓度的荞麦提取物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抑制率第45-46页
        3.3.3 不同荞麦提取物和芦丁、槲皮素、异槲皮素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抑制率的比较第46页
    3.4 讨论第46-48页
总结与展望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eriaxin蛋白PDZ结构域结合在EphrinB2的C末端序列
下一篇:基于高阶CRFs和稀疏字典学习的场景语义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