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的选择性执行研究:压力、自主与偏好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10-13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政令不畅:地方政府的选择性执行 | 第15-21页 |
一、案例背景分析 | 第15-17页 |
(一) A市经济、政治及发展环境分析 | 第15-16页 |
(二) A市政府结构设置 | 第16页 |
(三) A市政策执行过程 | 第16-17页 |
二、理解地方政府行为 | 第17-19页 |
(一) 政策的选择性 | 第17页 |
(二) 目标的选择性 | 第17-18页 |
(三) 资源的选择性 | 第18页 |
(四) 反馈的选择性 | 第18-19页 |
三、选择性执行的政策后果 | 第19-21页 |
(一) 政策执行阻滞 | 第19页 |
(二) 社会回应不足 | 第19页 |
(三) 政府权威衰减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压力型体制:选择性执行的制度基础 | 第21-28页 |
一、大国治理的历史难题 | 第21-23页 |
(一) 中央决策与地方执行 | 第21页 |
(二) 权威控制与有效治理 | 第21-22页 |
(三) 权力平衡与制度变迁 | 第22-23页 |
二、压力型体制的历史生成 | 第23-24页 |
(一) 从集中的动员到分权的压力 | 第23页 |
(二) 压力型体制的强化与发展 | 第23-24页 |
三、压力型体制的构成性要素 | 第24-26页 |
(一) 数量化的任务分解 | 第24-25页 |
(二) 集中式的问题解决 | 第25页 |
(三) 物质化的考核激励 | 第25-26页 |
四、压力型体制的二重性 | 第26-28页 |
(一) 作为分权的压力型体制 | 第26-27页 |
(二) 作为集权的压力型体制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地方自主性:选择性执行的权力空间 | 第28-35页 |
一、政策过程中的地方自主性 | 第28-29页 |
(一) 作为设计的执行 | 第28页 |
(二) 执行的自由裁量 | 第28-29页 |
二、地方自主性的类型 | 第29-30页 |
(一) 积极自主性 | 第29页 |
(二) 消极自主性 | 第29-30页 |
三、行政分权下的自主 | 第30-35页 |
(一) 排列政策顺序 | 第31页 |
(二) 制定执行方案 | 第31-32页 |
(三) 分配执行资源 | 第32-33页 |
(四) 统计执行结果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政策偏好:选择性执行的内在机制 | 第35-43页 |
一、政策偏好的体制塑造 | 第35-36页 |
(一) 政策偏好的可能 | 第35页 |
(二) 政策偏好的激活 | 第35-36页 |
二、政策偏好的内在倾向 | 第36-39页 |
(一) 强烈的利益取向 | 第36-37页 |
(二) 强烈的任务取向 | 第37-38页 |
(三) 强烈的风险规避 | 第38-39页 |
三、政策偏好的表现形式 | 第39-43页 |
(一) 经济性政策优先 | 第39-40页 |
(二) 硬指标政策优先 | 第40-41页 |
(三) 短期性利益优先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