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车联网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31页 |
1.1 无线通信的发展历程 | 第17-19页 |
1.2 车联网的兴起 | 第19-21页 |
1.3 主要研究方向与现状 | 第21-28页 |
1.3.1 国内外有关车联网项目与组织 | 第21-23页 |
1.3.2 车联网的主要研究领域与现状 | 第23-28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28-31页 |
1.4.1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 | 第28-29页 |
1.4.2 论文的结构及内容 | 第29-31页 |
第2章 异构车联网需求分析与网络架构设计 | 第31-51页 |
2.1 引言 | 第31-32页 |
2.2 车联网业务需求与分类 | 第32-34页 |
2.2.1 安全相关业务 | 第32页 |
2.2.2 非安全相关业务 | 第32-34页 |
2.3 异构车联网的网络架构 | 第34-46页 |
2.3.1 网络架构 | 第34-36页 |
2.3.2 V2I通信 | 第36-41页 |
2.3.3 V2V通信 | 第41-42页 |
2.3.4 典型应用场景 | 第42-45页 |
2.3.5 优势与挑战 | 第45-46页 |
2.4 软件定义的异构车联网 | 第46-50页 |
2.4.1 基于云的异构车联网架构 | 第46-47页 |
2.4.2 网络架构设计 | 第47-5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3章 基于簇的异构车联网的传输性能分析 | 第51-69页 |
3.1 引言 | 第51-52页 |
3.2 系统模型 | 第52-56页 |
3.2.1 簇机制简介 | 第53页 |
3.2.2 业务队列模型 | 第53-55页 |
3.2.3 调度策略 | 第55-56页 |
3.3 性能分析 | 第56-62页 |
3.3.1 稳态概率求解 | 第56-59页 |
3.3.2 模型分解和性能近似 | 第59-61页 |
3.3.3 复杂度分析 | 第61页 |
3.3.4 性能指标 | 第61-62页 |
3.4 结果比较与分析 | 第62-66页 |
3.4.1 仿真场景及参数 | 第62-63页 |
3.4.2 结果与分析 | 第63-6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6-69页 |
第4章 异构车联网中协同传输方法设计与性能分析 | 第69-93页 |
4.1 引言 | 第69页 |
4.2 异构车联网中协同传输机制简介 | 第69-71页 |
4.3 链路分配方案的优化设计 | 第71-81页 |
4.3.1 系统模型与问题建模 | 第72-73页 |
4.3.2 基于MCKP的传输方案设计 | 第73-76页 |
4.3.3 性能分析 | 第76-81页 |
4.4 联合中继选择和资源分配的协同传输方案 | 第81-91页 |
4.4.1 系统模型和问题建模 | 第81-84页 |
4.4.2 基于整数规划的协同传输方案设计 | 第84-88页 |
4.4.3 性能分析 | 第88-9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5章 异构车联网中虚拟化资源优化算法研究 | 第93-109页 |
5.1 引言 | 第93-94页 |
5.2 软件定义的异构车联网简介 | 第94-95页 |
5.3 基于随机学习的虚拟化无线资源调度算法 | 第95-108页 |
5.3.1 系统模型 | 第95-98页 |
5.3.2 问题建模 | 第98-101页 |
5.3.3 基于随机学习的调度策略 | 第101-104页 |
5.3.4 性能分析 | 第104-10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109-111页 |
6.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第109-110页 |
6.2 全文展望 | 第110-111页 |
附录1 缩略语说明 | 第111-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5页 |
致谢 | 第125-12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7-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