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数字水印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数字水印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 第11-12页 |
1.3 自适应水印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5 本文结构 | 第14-15页 |
第2章 数字水印技术概述 | 第15-24页 |
2.1 数字水印的定义 | 第15页 |
2.2 数字水印的框架 | 第15-16页 |
2.3 对数字水印的评价 | 第16-19页 |
2.3.1 保真度 | 第16-18页 |
2.3.2 鲁棒性 | 第18页 |
2.3.3 嵌入容量 | 第18-19页 |
2.4 数字水印的分类 | 第19-21页 |
2.4.1 时域水印与变换域水印 | 第19-20页 |
2.4.2 可见水印和不可见水印 | 第20页 |
2.4.3 对称水印和非对称水印 | 第20-21页 |
2.4.4 扩频水印和量化水印 | 第21页 |
2.5 数字水印的应用领域 | 第21-22页 |
2.5.1 数字版权保护 | 第21-22页 |
2.5.2 声像数据的隐藏标识和篡改提示 | 第22页 |
2.5.3 证件、票据等内容的真伪辨别 | 第22页 |
2.5.4 隐蔽通信及对抗 | 第2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Contourlet变换 | 第24-30页 |
3.1 拉普拉斯塔式(LP)分解 | 第24-25页 |
3.2 二维方向滤波器组 | 第25-28页 |
3.2.1 梅花滤波器组模块和平移操作模块 | 第25-26页 |
3.2.2 DFB的具体步骤 | 第26-28页 |
3.3 Contourlet变换 | 第28-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基于Contourlet系数虚拟树结构和FOA-SVR的自适应鲁棒数字水印算法 | 第30-44页 |
4.1 算法涉及的其它相关技术 | 第30-32页 |
4.1.1 混沌序列及基于混沌序列的图象加密算法 | 第30-31页 |
4.1.2 支持向量机 | 第31页 |
4.1.3 果蝇优化算法 | 第31-32页 |
4.2 Contourlet系数虚拟树结构及构造方法 | 第32-34页 |
4.2.1 小波系数方向数的构造 | 第32页 |
4.2.2 Contourlet系数虚拟树结构的构造 | 第32-34页 |
4.3 数字水印算法步骤 | 第34-36页 |
4.3.1 水印嵌入 | 第34-36页 |
4.3.2 水印提取 | 第36页 |
4.4 实验与分析 | 第36-43页 |
4.4.1 水印嵌入和提取分析 | 第36-37页 |
4.4.2 保真度测试与分析 | 第37页 |
4.4.3 鲁棒性测试与分析 | 第37-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基于喷泉码和人眼视觉系统在Contourlet域的扩频数字水印算法 | 第44-51页 |
5.1 算法设计需要的其它相关技术 | 第44-45页 |
5.1.1 喷泉码 | 第44-45页 |
5.1.2 扩频水印原理 | 第45页 |
5.1.3 人眼视觉系统 | 第45页 |
5.2 基于喷泉码和人眼视觉系统在Contourlet域的扩频数字水印算法 | 第45-47页 |
5.2.1 待嵌入水印信息的生成 | 第46页 |
5.2.2 水印嵌入 | 第46-47页 |
5.2.3 水印提取 | 第47页 |
5.3 实验分析 | 第47-50页 |
5.3.1 水印的嵌入和提取测试 | 第47-48页 |
5.3.2 保真度测试 | 第48-49页 |
5.3.3 鲁棒性测试 | 第49-5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束语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