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8-13页 |
1.2.1 不计入摩擦的齿轮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 第8-11页 |
1.2.2 计入摩擦的齿轮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 第11-13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计入齿面接触摩擦的行星轮系动力学建模 | 第14-25页 |
2.1 引言 | 第14页 |
2.2 模型参数整定 | 第14-18页 |
2.2.1 轴承支承刚度 | 第14-15页 |
2.2.2 行星传动齿轮副啮合相位 | 第15页 |
2.2.3 齿侧间隙 | 第15-16页 |
2.2.4 啮合副时变接触刚度 | 第16-17页 |
2.2.5 静态传递误差 | 第17-18页 |
2.3 齿面接触摩擦力 | 第18-20页 |
2.4 计入齿面接触摩擦的轮系动力学建模 | 第20-24页 |
2.4.1 模型与假设 | 第20-22页 |
2.4.2 行星轮系变形协调条件 | 第22页 |
2.4.3 计入齿面接触摩擦力的行星齿轮微分方程 | 第22-24页 |
2.5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计入齿面接触摩擦行星轮系周期响应性分析 | 第25-46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行星轮系模型求解 | 第25-33页 |
3.2.1 广义坐标构建 | 第25-28页 |
3.2.2 振动方程归一无量纲化处理 | 第28-33页 |
3.3 计入齿面接触摩擦行星轮系振动特性 | 第33-41页 |
3.3.1 计入齿面接触摩擦行星轮系中太阳轮振动特性 | 第34-35页 |
3.3.2 计入齿面接触摩擦行星轮系中行星架的振动特性 | 第35-37页 |
3.3.3 计入齿面接触摩擦行星轮系中内齿圈振动特性 | 第37-39页 |
3.3.4 计入齿面接触摩擦行星轮系中太阳轮-行星轮相对位移振动特性 | 第39-40页 |
3.3.5 计入齿面接触摩擦行星轮系中内齿圈-行星轮相对位移振动特性 | 第40-41页 |
3.4 齿面接触摩擦对行星轮系振动特性的影响 | 第41-45页 |
3.4.1 齿面接触摩擦对太阳轮振动特性的影响 | 第41页 |
3.4.2 齿面接触摩擦对行星架振动特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3.4.3 齿面接触摩擦对内齿圈振动特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3.4.4 齿面接触摩擦对内外啮合相对位移的影响 | 第43-44页 |
3.4.5 齿面接触摩擦对动态啮合力的影响 | 第44-45页 |
3.5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计入摩擦行星齿轮系统参数影响分析 | 第46-69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计入齿面接触摩擦行星轮系对比参数影响分析 | 第46-60页 |
4.2.1 齿面接触摩擦对系统振动状态的影响 | 第46-48页 |
4.2.2 啮合激励频率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48-53页 |
4.2.3 啮合阻尼比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53-57页 |
4.2.4 齿侧间隙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57-60页 |
4.3 行星轮系其他参数影响分析 | 第60-67页 |
4.3.1 时变接触刚度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60-62页 |
4.3.2 静态啮合传递误差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62-63页 |
4.3.3 载荷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63-65页 |
4.3.4 支承刚度系数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65-66页 |
4.3.5 支承阻尼系数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66-67页 |
4.4 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2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9-71页 |
5.1.1 计入摩擦效应的行星齿轮动力学模型 | 第69页 |
5.1.2 计入摩擦效应的行星齿轮动力学稳态响应分析 | 第69-70页 |
5.1.3 计入摩擦效应的行星齿轮动力学参数影响分析 | 第70-71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