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1.1 蜂王在蜂群中的重要作用 | 第8页 |
1.1.1 蜂群的组成 | 第8页 |
1.1.2 蜂王在蜂群中的作用 | 第8页 |
1.2 人工培育蜂王的研究进展 | 第8-9页 |
1.2.1 人工培育蜂王的历史 | 第8-9页 |
1.2.2 单式移虫和复式移虫培育蜂王 | 第9页 |
1.3 仿生免移虫培育蜂王的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1.4 蜂王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10页 |
1.4.1 幼虫虫龄 | 第10页 |
1.4.2 卵的大小 | 第10页 |
1.4.3 其他因素 | 第10页 |
1.5 卵黄原蛋白(Vg)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王台大小对意蜂蜂王培育质量的影响 | 第12-19页 |
2.1 引言 | 第12页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2页 |
2.2.1 实验蜂群 | 第12页 |
2.2.2 实验器材 | 第12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12-16页 |
2.3.1 蜂王培育 | 第12-13页 |
2.3.2 蜂王初生重的称量 | 第13页 |
2.3.3 蜂王卵巢管数的检测 | 第13-15页 |
2.3.4 蜂王胸部长度和胸部宽度的测量 | 第15页 |
2.3.5 蜂王腹部卵黄原蛋白基因的表达量 | 第15-16页 |
2.3.5.1 样品采集 | 第15-16页 |
2.3.5.2 RNA的提取及cDNA的合成 | 第16页 |
2.3.5.3 定量引物设计及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16页 |
2.3.5.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16页 |
2.4 实验结果 | 第16-17页 |
2.4.1 王台大小对蜂王初生重和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16-17页 |
2.4.2 王台大小对蜂王腹部 Vg 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17页 |
2.5 讨论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囚王时间对意蜂蜂王培育质量的影响 | 第19-23页 |
3.1 引言 | 第19页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9页 |
3.2.1 实验蜂群 | 第19页 |
3.2.2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19-20页 |
3.3.1 蜂王培育 | 第19页 |
3.3.2 蜂王初生重的测量 | 第19-20页 |
3.3.3 蜂王卵巢管数的检测 | 第20页 |
3.3.4 蜂王胸部长度和胸部宽度的测量 | 第20页 |
3.3.5 不同囚王时间蜂王产的卵的形态指标的检测 | 第20页 |
3.3.6 蜂王腹部卵黄原蛋白基因的表达量 | 第20页 |
3.4 实验结果 | 第20-21页 |
3.4.1 囚王时间对蜂王初生重及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20-21页 |
3.4.2 囚王时间对蜂王产卵的重量及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21页 |
3.4.3 囚王时间对蜂王腹部Vg的影响 | 第21页 |
3.5 讨论 | 第21-23页 |
第四章 不同卵(幼虫)对意蜂蜂王质量的影响 | 第23-36页 |
4.1 引言 | 第23页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4.2.1 实验蜂群 | 第23页 |
4.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3-24页 |
4.2.3 幼虫样品的采集 | 第24页 |
4.2.4 转录组测序 | 第24页 |
4.2.5 DNA甲基化测序 | 第24-25页 |
4.2.6 数据分析 | 第25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25-34页 |
4.3.1 不同卵虫对蜂王形态的影响 | 第25页 |
4.3.2 各实验组的差异表达基因 | 第25-32页 |
4.3.3 各实验组的DNA甲基化差异 | 第32-34页 |
4.4 讨论 | 第34-3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6-37页 |
1 主要结论 | 第36页 |
2 研究展望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和已投稿论文情况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