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

智慧旅游规划中公众参与对公众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0-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5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4页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4-15页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5-18页
        1.4.1 研究思路第15-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2章 基本理论第18-24页
    2.1 智慧旅游规划相关概述第18-20页
        2.1.1 智慧旅游第18页
        2.1.2 智慧旅游规划第18-19页
        2.1.3 智慧旅游规划的动因第19-20页
    2.2 公众参与与公众满意度的内涵第20-24页
        2.2.1 公众参与第20-21页
        2.2.2 公众满意度第21页
        2.2.3 智慧旅游规划公众参与第21-22页
        2.2.4 公众参与影响公众满意度的方式第22-24页
第3章 研究设计第24-34页
    3.1 概念模型第24-26页
        3.1.1 概念模型的提出第24页
        3.1.2 潜在变量第24-26页
    3.2 研究假设第26-29页
        3.2.1 影响公众参与的前因第26-28页
        3.2.2 公众参与和感知质量第28页
        3.2.3 感知质量和公众满意度第28-29页
    3.3 量表设计第29-34页
        3.3.1 量表类型第29-30页
        3.3.2 具体量表第30-34页
第4章 实证分析第34-50页
    4.1 实证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第34-35页
        4.1.1 实证研究背景第34页
        4.1.2 实证研究目的第34页
        4.1.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第34-35页
    4.2 数据收集及分析第35-45页
        4.2.1 数据的收集第35页
        4.2.2 样本特征分析第35-36页
        4.2.3 问卷信度分析第36-40页
        4.2.4 问卷效度分析第40-45页
    4.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第45-50页
        4.3.1 模型检验第45-48页
        4.3.2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第48-50页
第5章 对策与建议第50-57页
    5.1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升信息质量第50-52页
        5.1.1 构建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第50-51页
        5.1.2 正确界定政府信息公开边界第51页
        5.1.3 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第51页
        5.1.4 完善信息公开监督体制第51-52页
        5.1.5 规范信息公开管理制度第52页
    5.2 拓宽公众参与渠道,优化公众参与平台第52-53页
        5.2.1 公众参与渠道制度化第52-53页
        5.2.2 公众参与方式多样化第53页
        5.2.3 公众参与平台便捷化第53页
    5.3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参与效果第53-55页
        5.3.1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公众参与环境第53-54页
        5.3.2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参与意识第54页
        5.3.3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参与能力第54-55页
    5.4 建立长效保障机制,保证公众参与第55-57页
        5.4.1 公众参与智慧旅游规划的政治保障第55页
        5.4.2 公众参与智慧旅游规划的制度保障第55-56页
        5.4.3 公众参与智慧旅游规划的激励保障第56-57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7-59页
    6.1 本文研究内容第57页
    6.2 本文的创新点第57页
    6.3 研究的不足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63页
附录:问卷调查第63-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层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研究--以温州X区为例
下一篇:基层工程质量政府监督工作改革路径探讨--以永嘉瓯北城市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