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改良论文--土壤改良剂论文

三种外源土壤改良剂对富硒土壤硒生物有效性及葡萄富硒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前言第11-18页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6页
        1.1.1 土壤硒含量第11-12页
        1.1.2 土壤硒价态及形态划分第12-14页
        1.1.3 富硒土壤影响因素第14页
        1.1.4 富硒食品研究第14-15页
        1.1.5 富硒葡萄研究第15-16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17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8-26页
    2.1 硒连续提取优化试验第18-20页
        2.1.1 供试材料第18页
        2.1.2 提取方法设计第18页
        2.1.3 硒形态提取优化方案第18-20页
    2.2 田间试验第20-21页
        2.2.1 供试研究区概况第20页
        2.2.2 供试土壤基本背景第20页
        2.2.3 供试石灰石粉、AM菌剂、营养调节剂第20页
        2.2.4 供试作物第20-21页
        2.2.5 试验方案第21页
    2.3 土培模拟试验第21-23页
        2.3.1 供试土壤第21-22页
        2.3.2 供试石灰石粉、AM菌剂、营养调节剂第22页
        2.3.3 试验方案第22-23页
    2.4 田间后效试验第23页
        2.4.1 供试土壤第23页
        2.4.2 试验设计第23页
    2.5 试验施肥第23-24页
        2.5.1 土培模拟试验第23页
        2.5.2 田间试验第23页
        2.5.3 后效试验第23-24页
    2.6 样品采集第24-25页
        2.6.1 田间试验样品采集第24页
            2.6.1.1 采样时间第24页
            2.6.1.2 样品采样及处理方法第24页
        2.6.2 土培模拟试验样品采集第24页
            2.6.2.1 采样时间第24页
            2.6.2.2 样品采样及处理方法第24页
        2.6.3 后效试验样品采集第24-25页
            2.6.3.1 采样时间第24-25页
            2.6.3.2 样品采样及处理方法第25页
    2.7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第25页
    2.8 数据分析第25-2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6-62页
    3.1 不同土液比对各形态硒的影响第26-33页
        3.1.2 方案实验结果显著性检验第29-30页
        3.1.3 两种方案比较第30-32页
        3.1.4 硒形态连续提取优化方案第32-33页
    3.2 田间试验第33-40页
        3.2.1 不同处理对葡萄果实含硒量的影响第33-38页
        3.2.2 不同处理对各形态硒及四、六价态的影响第38-39页
        3.2.3 土壤各形态、价态硒与葡萄果实含硒量相关性分析第39-40页
    3.3 土培模拟试验第40-53页
        3.3.1 不同培养时间段各形态硒变化第40-44页
        3.3.2 不同处理对各形态硒及价态影响显著性检测第44-48页
        3.3.3 土壤理化性质对各形态硒及价态的影响第48-53页
    3.4 田间后效试验第53-62页
        3.4.1 不同处理后效作用对葡萄各生育时期果实含硒量影响第53-54页
        3.4.2 处理后效对葡萄不同生育期土壤硒各形态硒的影响第54-58页
        3.4.3 葡萄各生育期不同处理后效结果比较第58-62页
4 讨论与结论第62-65页
    4.1 讨论第62-64页
        4.1.1 不同用土量及土液比对土壤硒形态提取效果的影响第62页
        4.1.2 添加外源物质对葡萄果实硒的影响第62-63页
        4.1.3 外源物质对土壤各形态硒的影响第63-64页
        4.1.4 后效对葡萄果实硒的影响第64页
    4.2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4页
致谢第74-7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定向改良水稻两个品质性状
下一篇:外源钙、磷、铁及水分调控对水稻吸收多种重(类)金属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