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桥锥齿轮综合变形测试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螺旋锥齿轮技术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锥齿轮传动系统变形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2 主减速器结构型式及齿轮轴系受力分析 | 第15-23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驱动桥概述及主减速器结构形式 | 第15-18页 |
2.2.1 驱动桥概述 | 第15-16页 |
2.2.2 主减速器主动齿轮支承结构 | 第16-17页 |
2.2.3 主减速器从动齿轮支承结构 | 第17-18页 |
2.3 驱动桥主动锥齿轮轴系受力分析 | 第18-21页 |
2.3.1 主动锥齿轮的受力分析 | 第18-20页 |
2.3.2 主动锥齿轮支撑轴承径向受力分析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3 准双曲面齿轮相关参量关系及偏移量模型建立 | 第23-37页 |
3.1 准双曲面齿轮相关参量 | 第23-28页 |
3.1.1 准双曲面齿轮的节锥 | 第23-24页 |
3.1.2 准双曲面齿轮中参量几何关系 | 第24-26页 |
3.1.3 节点空间的位置确定 | 第26-28页 |
3.2 相对偏移量模型建立 | 第28-35页 |
3.2.1 四个相对偏移量模型建立 | 第28-30页 |
3.2.2 空间不同测点位置的选取 | 第30-33页 |
3.2.3 空间测点之间的距离 | 第33-34页 |
3.2.4 八个偏移分量模型 | 第34-3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4 驱动桥综合变形试验台架搭建 | 第37-51页 |
4.1 引言 | 第37页 |
4.2 综合变形试验台架设计 | 第37-39页 |
4.2.1 试验台架设计的要求 | 第37页 |
4.2.2 试验台架结构原理 | 第37-39页 |
4.3 试验台架硬件选择 | 第39-48页 |
4.3.1 硬件系统总体方案 | 第39-41页 |
4.3.2 驱动端硬件的选择 | 第41-47页 |
4.3.3 加载端硬件的选择 | 第47页 |
4.3.4 位移传感器的选择 | 第47-48页 |
4.4 试验台架的主控与数据采集软件 | 第48-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5 驱动桥综合变形试验 | 第51-65页 |
5.1 试验的目的 | 第51页 |
5.2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 第51-55页 |
5.2.1 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安装 | 第51-53页 |
5.2.2 半边加载的焊点处理 | 第53-54页 |
5.2.3 测试工况的拟定 | 第54页 |
5.2.4 接触式位移传感器调试 | 第54-55页 |
5.3 加载试验 | 第55-56页 |
5.4 试验数据分析 | 第56-64页 |
5.4.1 试验数据的提取 | 第56-60页 |
5.4.2 偏移量规律分析 | 第60-64页 |
5.5 小结 | 第64-65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5-66页 |
6.2 全文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7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