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国内外教育游戏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外信息素质教育游戏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国内外教育游戏“游戏空间”设计分析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18-19页 |
2 教育游戏的“游戏空间’ | 第19-30页 |
2.1 游戏空间及相关理论 | 第19-21页 |
2.1.1 游戏空间概述 | 第19页 |
2.1.2 建构主义与游戏空间 | 第19-20页 |
2.1.3 沉浸理论与游戏空间 | 第20-21页 |
2.1.4 认知发展理论与游戏空间 | 第21页 |
2.2 游戏空间构建 | 第21-23页 |
2.2.1 游戏空间构成要素 | 第21-22页 |
2.2.2 游戏空间类型及特征 | 第22-23页 |
2.2.3 游戏空间意义 | 第23页 |
2.3 教育游戏“游戏空间”分析 | 第23-26页 |
2.3.1 教育游戏“游戏空间”构成要素 | 第24页 |
2.3.2 教育游戏“游戏空间”功能 | 第24-25页 |
2.3.3 教育游戏“游戏空间”意义 | 第25-26页 |
2.4 物理“游戏空间”与教育游戏虚拟“游戏空间” | 第26-30页 |
2.4.1 物理“游戏空间”与虚拟“游戏空间”差异 | 第26页 |
2.4.2 案例分析 | 第26-30页 |
3 信息素质教育游戏“游戏空间” | 第30-50页 |
3.1 信息素质教育 | 第30-31页 |
3.1.1 信息素质教育特点 | 第30-31页 |
3.1.2 信息素质教育内容 | 第31页 |
3.2 信息素质教育游戏“游戏空间”分析 | 第31-34页 |
3.2.1 信息素质教育游戏“游戏空间”影响因素 | 第31-32页 |
3.2.2 信息素质教育游戏“游戏空间”意义 | 第32-33页 |
3.2.3 信息素质教育游戏“游戏空间”功能 | 第33-34页 |
3.3 信息素质教育游戏中“游戏空间”设计 | 第34-43页 |
3.3.1 信息素质教育游戏“游戏空间”设计原则 | 第34-35页 |
3.3.2 信息素质教育游戏角色 | 第35-37页 |
3.3.3 信息素质教育游戏道具 | 第37-39页 |
3.3.4 信息素质教育游戏场景 | 第39-41页 |
3.3.5 信息素质教育游戏剧情 | 第41-43页 |
3.4 案例分析 | 第43-45页 |
3.5 信息素质教育游戏《外公的地窖》的游戏空间设计 | 第45-50页 |
3.5.1 教学设计 | 第45页 |
3.5.2 游戏空间设计 | 第45-48页 |
3.5.3 游戏制作 | 第48-50页 |
4. 《外公的地窖》游戏空间效果测试 | 第50-58页 |
4.1 测试背景 | 第50页 |
4.2 问卷设计 | 第50-52页 |
4.2.1 个人信息变量 | 第50页 |
4.2.2 游戏属性变量 | 第50-51页 |
4.2.3 学习效果变量 | 第51页 |
4.2.4 游戏空间效果变量 | 第51-52页 |
4.2.5 游戏学习效果变量 | 第52页 |
4.2.6 游戏总体评价及建议 | 第52页 |
4.3 测试样本概况 | 第52页 |
4.4 信度分析 | 第52-53页 |
4.5 效度分析 | 第53-54页 |
4.6 测试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4.6.1 游戏属性分析 | 第55页 |
4.6.2 学习效果分析 | 第55-56页 |
4.6.3 游戏空间效果分析 | 第56页 |
4.6.4 游戏学习效果分析 | 第56-57页 |
4.6.5 游戏总体评价及建议分析 | 第57页 |
4.7 游戏测试总结 | 第57-58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58页 |
5.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64-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