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0-11页 |
1.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2.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 对国外税收征管模式的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2. 对国内税收征管模式的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5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22页 |
(一) 相关概念的内涵和特点 | 第15-17页 |
1. “互联网+”的内涵与特点 | 第15页 |
2. 税收征管模式的定义与构成要素 | 第15-17页 |
(二) 依托“互联网+”优化税收征管模式 | 第17-20页 |
1. “互联网+”背景下优化税收征管模式的涵义 | 第17-18页 |
2. “互联网+”思维对税收征管模式优化的必要性分析 | 第18-19页 |
3. “互联网+”思维对税收征管模式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 第19-20页 |
(三) 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1. 无缝隙政府理论 | 第20-21页 |
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1-22页 |
二、运用“互联网+”思维优化税收征管模式的调查分析 | 第22-34页 |
(一) 传统税收征管模式的主要特点和弊端 | 第22-23页 |
1. 传统税收征管模式的主要特点 | 第22页 |
2. 传统税收征管模式的弊端 | 第22-23页 |
(二) 韶关市国税局应用“互联网+”思维优化征管模式的探索 | 第23-28页 |
1. “互联网+”思维对内部组织管理的优化 | 第23-25页 |
2. “互联网+”思维对征管业务流程的再造 | 第25-28页 |
(三) 韶关市国税局优化税收征管模式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 第28-29页 |
1. 提升了纳税人满意度 | 第28页 |
2. 提升了税务机关形象 | 第28-29页 |
3. 提高了征收管理质量 | 第29页 |
(四) “互联网+”视角下税收征管模式存在的不足 | 第29-32页 |
1. 征管岗位职责履行不到位 | 第29-30页 |
2. 征管数据未能有效利用 | 第30页 |
3. 征收管理方式较为滞后 | 第30-31页 |
4. 税收征管法制不够健全 | 第31页 |
5. 稽查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 第31-32页 |
(五)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4页 |
1. 税务机构设置制约了“互联网+”时代集约化的需要 | 第32页 |
2. 涉税数据基础制约了“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应用的需要 | 第32页 |
3. 征管模式同一性制约了“互联网+”时代地区差异性的需要 | 第32-33页 |
4. 公务员管理体制制约了“互联网+”时代人才灵活流动的需求 | 第33-34页 |
三、依托“互联网+”进一步优化税收征管模式的对策建议 | 第34-39页 |
(一) 依托“互联网+”行动推进岗责体系建立 | 第34页 |
(二) 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税收征管现代化 | 第34-35页 |
(三) 积极探索“互联网+”税收风险管理 | 第35-36页 |
(四) 结合互联网发展健全税收征管法律法规体系 | 第36-37页 |
(五) 完善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纳税服务 | 第37页 |
(六) 应用信息化手段推行“互联网+电子稽查”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1页 |
(一) 本研究得出的结论 | 第39页 |
(二) 研究不足 | 第39-40页 |
(三) 研究展望 | 第40-41页 |
注释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