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渍化灌区土壤介电特性与多源遥感水分反演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语表 | 第11-12页 |
1 引言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2 主动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水分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第17-27页 |
2.1 主动微波遥感基本原理 | 第17-21页 |
2.1.1 雷达影像的几何特征 | 第18-19页 |
2.1.2 雷达方程与后向散射系数 | 第19-20页 |
2.1.3 雷达系统参数 | 第20-21页 |
2.2 裸露地表微波散射模型 | 第21-27页 |
2.2.1 理论模型 | 第21-25页 |
2.2.2 经验模型 | 第25-26页 |
2.2.3 半经验模型 | 第26-27页 |
3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第27-45页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7-28页 |
3.2 数据来源 | 第28-45页 |
3.2.1 雷达影像数据(后向散射系数) | 第29-31页 |
3.2.2 土壤水分 | 第31-33页 |
3.2.3 土壤容重 | 第33-34页 |
3.2.4 土壤颗粒组成测定 | 第34-35页 |
3.2.5 土壤表面粗糙度 | 第35-38页 |
3.2.6 裸露地表粗糙度SAR反演建模方法研究 | 第38-43页 |
3.2.7 遥感数据(地表反射率) | 第43-45页 |
4 盐渍化灌区土壤介电特性研究 | 第45-56页 |
4.1 土壤介电特性 | 第45-50页 |
4.1.1 介电常数测量方法 | 第45-47页 |
4.1.2 Oh模型反推介电常数 | 第47-49页 |
4.1.3 多元回归模型反推介电常数 | 第49-50页 |
4.2 土壤介电常数模型 | 第50-56页 |
4.2.1 理论模型 | 第50-51页 |
4.2.2 半经验模型 | 第51-53页 |
4.2.3 经验模型 | 第53-56页 |
5 土壤水分反演模型 | 第56-75页 |
5.1 介电常数水分反演模型 | 第56-60页 |
5.1.1 Dobson水分反演模型 | 第56-58页 |
5.1.2 Hallikainen水分反演模型 | 第58-60页 |
5.2 AIEM模型模拟地表后向散射特征 | 第60-68页 |
5.2.1 频率变化对后向散射系数的影响 | 第60-61页 |
5.2.2 入射角变化对后向散射系数的影响 | 第61-63页 |
5.2.3 均方根高度变化对后向散射系数的影响 | 第63-65页 |
5.2.4 相关长度变化对后向散射系数的影响 | 第65-66页 |
5.2.5 土壤水分变化变化对后向散射系数的影响 | 第66-68页 |
5.3 统计回归水分反演模型 | 第68-70页 |
5.4 Landsat8遥感影像数据水分反演模型 | 第70-73页 |
5.5 精度分析 | 第73-7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结论 | 第75-76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作者简介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