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民族学论文--民族社会形态、社会制度论文

论广西瑶族社会组织的变迁对习惯法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引言第10-11页
一、绪论第11-14页
    (一) 课题的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二)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2-13页
        1. 课题研究目的第12页
        2.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2页
        3. 课题的研究的实践意义第12-13页
    (三)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3-14页
二、广西瑶族社会组织与习惯法概述第14-24页
    (一) 广西瑶族社会组织概述第14-20页
        1. 广西瑶族社会组织的概念界定第14-15页
        2. 广西瑶族社会组织的历史形成第15-17页
        3. 广西瑶族社会组织的主要形式和职能第17-20页
    (二) 广西瑶族习惯法概述第20-24页
        1. 瑶族习惯法的概念第20-21页
        2. 瑶族习惯法的特征第21-24页
三、广西瑶族社会组织的时代变迁第24-30页
    (一) 社会组织变迁的因素第24-27页
        1. 瑶族社会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第24-25页
        2. 教育的发展第25页
        3. 地区交流日益增多,人口流动加剧第25-26页
        4. 汉化现象日益严重第26-27页
    (二) 广西瑶族社会组织变迁的形式第27-30页
        1. 解放后的瑶族社会组织第27页
        2.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瑶族社会组织第27-28页
        3. 进入21世纪后的瑶族社会组织第28-30页
四、广西瑶族社会组织的变迁过程中习惯法的变动第30-35页
    (一) 瑶族习惯法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第30-32页
        1. 瑶族社会组织的运作规则是一种习惯法第30-31页
        2. 瑶族社会组织是瑶族习惯法制定、执行和监督机构第31-32页
    (二) 社会组织的变迁影响习惯法的传承第32-35页
        1. 形式—从石牌律到村规民约第32-33页
        2. 影响—习惯法的传承出现了“断层”第33-35页
五、瑶族习惯法之于当下瑶族地区的法治建设第35-40页
    (一) 正确认识和评价社会组织的变迁对习惯法的影响第35-36页
    (二) 如何利用瑶族习惯法为瑶族地区法治建设服务第36-40页
        1. 要认识到习惯法在今天仍然存在第36-37页
        2. 发挥瑶族习惯法在具体法律实践中的巨大作用第37-38页
        3. 用发展的眼光对待瑶族习惯法第38-40页
结语第40-41页
注释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
下一篇:我国夫妻共同财产认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