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第9-10页 |
(一)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三、研究的框架、基本内容、方法、创新以及不足 | 第10-13页 |
(一) 研究的框架与基本内容 | 第10-12页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12页 |
(三) 本文的创新 | 第12页 |
(四) 本文的不足 | 第12-13页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一) 产业定义 | 第13-14页 |
(二) 战略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20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页 |
(一) 从畜牧产品的角度 | 第15页 |
(二) 特色农业角度 | 第15页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第15-17页 |
(一) 关于特色产业的研究 | 第15-16页 |
(二) 关于畜牧业生产和发展的研究动态 | 第16-17页 |
三、相关理论概述 | 第17-20页 |
(一) 国际贸易理论 | 第17-18页 |
(二) 区域经济理论 | 第18-19页 |
(三) 产业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天祝县白牦牛产业发展的状况 | 第20-25页 |
一、全国牦牛产业的概况 | 第20页 |
二、天祝县白牦牛产业发展的状况 | 第20-25页 |
(一) 天祝县白牦牛的基本状况 | 第20-22页 |
(二) 天祝白牦牛产业发展的历程、现状分析 | 第22-25页 |
第四章 天祝县白牦牛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第25-44页 |
一、天祝白牦牛产业的SWOT定性分析 | 第25-33页 |
(一) 天祝白牦牛产业发展的优势(S)分析 | 第25-27页 |
(二) 天祝白牦牛产业发展的劣势(W)分析 | 第27-29页 |
(三) 天祝白牦牛产业发展的机遇(O)分析 | 第29-31页 |
(四) 天祝白牦牛产业发展的威胁(T)分析 | 第31-33页 |
二、天祝县白牦牛产业发展战略的SWOT-AHP定量分析 | 第33-43页 |
(一) SWOT-AHP分析法的概述及步骤介绍 | 第33-35页 |
(二) 天祝县白牦牛产业发展战略的SWOT-AHP定量分析 | 第35-43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天祝白牦牛产业发展SO机会型战略选择 | 第44-49页 |
一、文化与基础设施建设战略 | 第44-45页 |
(一) 加快草业建设和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 第44-45页 |
(二) 发掘白牦牛文化内涵,推动特色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 第45页 |
二、品质提升战略 | 第45-46页 |
(一) 提升天祝白牦牛及其产品的知名度 | 第45-46页 |
(二) 加强天祝白牦牛生产、加工的科技创新能力 | 第46页 |
三、增强政府扶持战略 | 第46-47页 |
(一) 以"企业+农户"模式,组建天祝白牦牛合作社 | 第46-47页 |
(二) 加强对重点项目专项资金的投入 | 第47页 |
四、市场的升级战略 | 第47-49页 |
(一) 积极开发多元化的天祝白牦牛产品 | 第47-48页 |
(二) 加快转变白牦牛产业的经营方式 | 第48页 |
(三) 开拓天祝白牦牛产业的国际市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一 | 第51-53页 |
附录二 | 第53-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