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1-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38页 |
2.1 污水消毒的必要性 | 第13-17页 |
2.1.1 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 第13-14页 |
2.1.2 消毒指示微生物及控制标准 | 第14-17页 |
2.2 消毒技术概述 | 第17-19页 |
2.2.1 消毒技术综述 | 第17-18页 |
2.2.2 常用污水消毒剂 | 第18-19页 |
2.3 消毒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9-27页 |
2.3.1 消毒副产物 | 第19-24页 |
2.3.2 消毒效率 | 第24-26页 |
2.3.3 微生物复活 | 第26-27页 |
2.4 污水消毒强化技术研究 | 第27-38页 |
2.4.1 组合消毒技术 | 第27-30页 |
2.4.2 超声波强化消毒 | 第30-33页 |
2.4.3 新型消毒技术 | 第33-38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38-44页 |
3.1 研究目标 | 第38页 |
3.2 研究内容 | 第38-39页 |
3.3 技术路线 | 第39-40页 |
3.4 评价指标及方法 | 第40-44页 |
3.4.1 水质指标及测试方法 | 第40-41页 |
3.4.2 微生物指标及测试方法 | 第41-42页 |
3.4.3 其他指标及测试方法 | 第42页 |
3.4.4 消毒效果评价 | 第42-43页 |
3.4.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43-44页 |
4 超声波强化氯消毒试验研究 | 第44-71页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4-49页 |
4.2 超声波评价指标研究 | 第49-52页 |
4.3 超声波强化次氯酸钠消毒 | 第52-56页 |
4.3.1 超声波作用方式与消毒效率 | 第52-54页 |
4.3.2 消毒副产物 | 第54-56页 |
4.4 超声波强化二氧化氯消毒 | 第56-61页 |
4.4.1 超声波作用方式与消毒效率 | 第56-58页 |
4.4.2 消毒副产物 | 第58-61页 |
4.5 超声波在氯消毒中的作用研究 | 第61-70页 |
4.5.1 超声波的作用分析 | 第61-65页 |
4.5.2 超声波作用对消毒效率的影响 | 第65-7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5 超声波强化紫外线(低压汞灯)消毒工艺优化研究 | 第71-90页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71-75页 |
5.2 超声波强化紫外消毒效率研究 | 第75-85页 |
5.2.1 组合方式与消毒效率 | 第75-81页 |
5.2.2 系统能耗与消毒效率 | 第81-82页 |
5.2.3 连续运行的消毒效率 | 第82-85页 |
5.3 微生物光复活 | 第85-8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6 超声波强化紫外线(UV-C LED)消毒试验研究 | 第90-116页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90-94页 |
6.2 UV-C LED消毒潜力研究 | 第94-97页 |
6.2.1 UV-C LED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消毒的试验研究 | 第94-96页 |
6.2.2 UV-C LED对菌悬液消毒的试验研究 | 第96-97页 |
6.3 超声波强化UV-C LED消毒研究 | 第97-108页 |
6.3.1 超声波强化UV-C LED消毒效率 | 第97-99页 |
6.3.2 消毒动力学 | 第99-102页 |
6.3.3 微生物光复活试验 | 第102-108页 |
6.4 超声波在紫外消毒中的作用研究 | 第108-112页 |
6.4.1 超声波的作用分析 | 第108-110页 |
6.4.2 超声波作用对消毒效率的影响 | 第110-112页 |
6.5 消毒技术性能分析 | 第112-115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116-119页 |
7.1 结论 | 第116-117页 |
7.2 创新点 | 第117页 |
7.3 建议 | 第117-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31页 |
附录A 污水处理厂消毒技术调研问卷 | 第131-133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第133-13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