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1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转移 | 第10页 |
1.1.2 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取向 | 第10-11页 |
1.1.3 绿道网络建设的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城绿道网络建设的现实意义 | 第18-29页 |
2.1 国内外绿道网络建设动态研究 | 第18-23页 |
2.1.1 绿道与绿道网络概念辨析 | 第18-19页 |
2.1.2 国外绿道网络的规划实践 | 第19-22页 |
2.1.3 国内绿道网络的规划实践 | 第22-23页 |
2.2 我国县城绿地空间面临的问题 | 第23-24页 |
2.2.1 县城无序向外扩张,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 第23-24页 |
2.2.2 县城服务功能软弱,绿色空间联系不足 | 第24页 |
2.2.3 县城绿色设施落后,公共空间问题重重 | 第24页 |
2.3 生态文明建设对县城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24-25页 |
2.3.1 强化县城“三区四线”管制 | 第25页 |
2.3.2 营造县城良好人居环境 | 第25页 |
2.3.3 实现县城发展方式转型 | 第25页 |
2.4 生态文明视角下绿道网络在县城层面的契合性分析 | 第25-28页 |
2.4.1 绿道网络在县城层面的可行性分析 | 第26页 |
2.4.2 绿道网络在县城层面的理论性分析 | 第26-27页 |
2.4.3 绿道网络在县城层面的功能性分析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县城绿道网络理论研究 | 第29-37页 |
3.1 县城绿道网络的属性 | 第29-32页 |
3.1.1 县城绿道网络的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第29-30页 |
3.1.2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县城绿道网络分类机制 | 第30-31页 |
3.1.3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县城绿道网络发展模式 | 第31-32页 |
3.2 县城绿道网络重点建设指引 | 第32-33页 |
3.2.1 县城绿道网络与旧城改造相结合 | 第32-33页 |
3.2.2 县城绿道网络与滨水地带相结合 | 第33页 |
3.3 县城绿道网络规划控制 | 第33-35页 |
3.3.1 县城绿道网络控制区的划定 | 第33-34页 |
3.3.2 县城绿道网络的实线控制 | 第34-35页 |
3.3.3 县城绿道网络的虚线引导 | 第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城绿道网络分类规划研究 | 第37-54页 |
4.1 生态网络导向下县城生态型绿道规划 | 第37-41页 |
4.1.1 县城生态型绿道建设的现实基础 | 第37页 |
4.1.2 县城生态型绿道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37-38页 |
4.1.3 县城生态型绿道网络的构建要素 | 第38-39页 |
4.1.4 县城生态型绿道网络的规划策略 | 第39-41页 |
4.2 产城融合导向下县城产业型绿道规划 | 第41-45页 |
4.2.1 县城工业用地的发展现状 | 第41-42页 |
4.2.2 县城产城融合的现实需求 | 第42-43页 |
4.2.3 县城产业型绿道内涵解读 | 第43页 |
4.2.4 县城产业型绿道构成要素 | 第43-44页 |
4.2.5 县城产业型绿道规划策略 | 第44-45页 |
4.3 慢行系统导向下县城生活型绿道规划 | 第45-53页 |
4.3.1 县城慢行交通的出行现状 | 第45-46页 |
4.3.2“慢行系统”的理论导向 | 第46-47页 |
4.3.3 县城生活型绿道的影响因素 | 第47页 |
4.3.4 县城生活型绿道的分类控制 | 第47-51页 |
4.3.5 县城生活型绿道的规划策略 | 第51-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生态文明视角下顺平县绿道网络规划实践 | 第54-73页 |
5.1 顺平县绿道网络建设现状分析 | 第54-57页 |
5.1.1 顺平县现状基本概况分析 | 第54-55页 |
5.1.2 顺平县绿色空间现状分析 | 第55-56页 |
5.1.3 顺平县绿道建设条件分析 | 第56-57页 |
5.2 顺平县生态型绿道规划 | 第57-62页 |
5.2.1 顺平县生态型绿道范围界定 | 第57-58页 |
5.2.2 顺平县生态型绿道规划目标 | 第58页 |
5.2.3 顺平县生态型绿道规划原则 | 第58-59页 |
5.2.4 顺平县生态型绿道要素分析 | 第59-60页 |
5.2.5 顺平县生态型绿道规划选线 | 第60-61页 |
5.2.6 顺平县绿道交通衔接系统规划 | 第61-62页 |
5.3 顺平县产业型绿道规划 | 第62-67页 |
5.3.1 顺平县产业发展概况分析 | 第62-64页 |
5.3.2 顺平县产城融合问题分析 | 第64-65页 |
5.3.3 顺平县产业型绿道规划原则 | 第65页 |
5.3.4 顺平县产业型绿道规划思路 | 第65-66页 |
5.3.5 顺平县产业型绿道网络规划 | 第66-67页 |
5.4 顺平县生活型绿道规划 | 第67-72页 |
5.4.1 顺平县慢行空间的现状分析 | 第67-68页 |
5.4.2 顺平县绿地空间的类型分布 | 第68页 |
5.4.3 顺平县生活型绿道规划原则 | 第68-69页 |
5.4.4 顺平县生活型绿道网络规划 | 第69-7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第73-77页 |
6.1 县城绿道网络构建的机遇与问题 | 第73-74页 |
6.1.1 发展机遇:生态文明主导宜居县城建设 | 第73-74页 |
6.1.2 现实问题:绿道公益性与经济性的平衡 | 第74页 |
6.2 县城绿道网络构建的管理实施建议 | 第74-75页 |
6.2.1 加强县城政策法规制定 | 第74-75页 |
6.2.2 加强城乡居民公众参与 | 第75页 |
6.3 我国县城绿道网络的发展前景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