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私募股权投资与高新技术企业财务业绩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视角

内容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导论第10-2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21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6-18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8-20页
        1.2.3 述评第20-21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1-23页
        1.3.1 研究内容第21页
        1.3.2 研究方法第21-23页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第23-33页
    2.1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概述第23-25页
        2.1.1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概念第23-24页
        2.1.2 私募股权的基本特点第24-25页
    2.2 高新技术企业概述第25-29页
        2.2.1 高新技术企业特点第25-27页
        2.2.2 高新技术企业所含领域第27页
        2.2.3 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特点第27-29页
    2.3 私募股权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绩效影响第29-31页
        2.3.1 私募股权投资能为企业融资带来新途径第30-31页
        2.3.2 私募股权可以对股权结构及公司治理进行优化第31页
        2.3.3 私募股权投资可以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第31页
    2.4 小结第31-33页
第3章 私募股权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第33-38页
    3.1 早期成长期的理论分析第33-34页
        3.1.1 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经营能力第33页
        3.1.2 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偿债能力第33页
        3.1.3 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盈利能力第33-34页
        3.1.4 私募股权投资与发展能力第34页
        3.1.5 总结第34页
    3.2 加速成长期的理论分析第34-35页
        3.2.1 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经营能力第34页
        3.2.2 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偿债能力第34-35页
        3.2.3 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盈利能力第35页
        3.2.4 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发展能力第35页
        3.2.5 总结第35页
    3.3 稳定成长期的理论分析第35-36页
        3.3.1 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经营能力第35-36页
        3.3.2 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偿债能力第36页
        3.3.3 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盈利能力第36页
        3.3.4 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发展能力第36页
        3.3.5 总结第36页
    3.4 成熟期的理论分析第36-38页
        3.4.1 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经营能力第37页
        3.4.2 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偿债能力第37页
        3.4.3 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盈利能力第37页
        3.4.4 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发展能力第37页
        3.4.5 总结第37-38页
第4章 数据统计及分析第38-53页
    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第38-40页
        4.1.1 样本选择及分析方法第38-39页
        4.1.2 数据来源第39-40页
    4.2 基于数据比较的相关分析第40-51页
        4.2.1 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绩效的横向分析第40-51页
        4.2.2 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绩效的纵向分析第51页
    4.3 本章总结第51-53页
第5章 案例分析第53-73页
    5.1 早期成长期案例分析第53-58页
        5.1.1 M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第53-58页
        5.1.2 总结第58页
    5.2 加速成长期案例分析第58-63页
        5.2.1 N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第58-62页
        5.2.2 总结第62-63页
    5.3 稳定成长期案例分析第63-67页
        5.3.1 S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第63-67页
        5.3.2 总结第67页
    5.4 成熟期案例分析第67-73页
        5.4.1 T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第68-72页
        5.4.2 总结第72-73页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第73-76页
    6.1 论文研究结论第73-74页
    6.2 本文的研究建议第74页
    6.3 本文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后记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哈尔滨群力家园小区外环境景观设计
下一篇: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城绿道网络规划研究--以河北省顺平县绿道网络规划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