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语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 AGO蛋白家族 | 第12-13页 |
2 小RNA | 第13-15页 |
2.1 miRNA | 第13-14页 |
2.2 siRNA | 第14-15页 |
2.3 piRNA | 第15页 |
2.4 tRNA来源的小RNA | 第15页 |
3 转座子及其转座子来源小RNA | 第15-16页 |
4 展望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案设计 | 第17-20页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页 |
2 实验内容 | 第17-19页 |
3 实验流程图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家蚕五龄幼虫BmAGO2的免疫共沉淀及其结合RNA的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0-30页 |
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20-22页 |
1.1 材料、试剂 | 第20页 |
1.2 仪器 | 第20页 |
1.3 试剂配方 | 第20-22页 |
2 方法 | 第22-25页 |
2.1 家蚕五龄幼虫中BmAGO2蛋白的免疫共沉淀 | 第22页 |
2.2 Western blotting检测免疫共沉淀的BmAGO2 | 第22-23页 |
2.3 BmAGO2结合RNA的提取 | 第23页 |
2.4 尿素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提取的RNA | 第23-24页 |
2.5 BmAGO2结合RNA的高通量测序 | 第24页 |
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4-25页 |
3 结果 | 第25-28页 |
3.1 免疫共沉淀家蚕五龄幼虫BmAGO2蛋白Western Blotting鉴定 | 第25-26页 |
3.2 家蚕五龄幼虫BmAGO2结合RNA的分离鉴定 | 第26-27页 |
3.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7-28页 |
4 讨论 | 第28-30页 |
第四章 TE-siRNA与BmAGO2蛋白的互作分析 | 第30-39页 |
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30-32页 |
1.1 材料、试剂 | 第30页 |
1.2 仪器 | 第30页 |
1.3 试剂配方 | 第30-32页 |
2 方法 | 第32-36页 |
2.1 家蚕BmN细胞的复苏、培养与冻存 | 第32-33页 |
2.2 BmAGO2蛋白表达纯化 | 第33-34页 |
2.3 TE-siRNA合成 | 第34页 |
2.4 TE-siRNA生物素标记 | 第34-35页 |
2.5 TE-siRNAs与BmAGO2蛋白凝胶阻滞(EMSA)鉴定 | 第35-36页 |
3 结果 | 第36-38页 |
3.1 BmAGO2蛋白表达纯化鉴定 | 第36-37页 |
3.2 凝胶阻滞鉴定 | 第37-38页 |
4 讨论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验证Bm1645的TE-siRNA靶位点 | 第39-49页 |
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39-40页 |
1.1 材料与试剂 | 第39页 |
1.2 主要仪器 | 第39页 |
1.3 试剂配方 | 第39-40页 |
2 方法 | 第40-45页 |
2.1 引物及TE-siRNA合成 | 第40-42页 |
2.2 双荧光素酶载体构建 | 第42-43页 |
2.3 TE-siRNAs与Bm1645靶位点结合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验证 | 第43-45页 |
3 结果 | 第45-47页 |
3.1 重组双荧光素酶载体构建 | 第45页 |
3.2 重组载体的鉴定 | 第45-46页 |
3.3 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及数据处理 | 第46-47页 |
4 讨论 | 第47-49页 |
第六章 TE-siRNA对Bm1645表达的影响 | 第49-55页 |
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49-50页 |
1.1 材料、试剂 | 第49页 |
1.2 仪器 | 第49页 |
1.3 试剂配方 | 第49-50页 |
2 方法 | 第50-52页 |
2.1 TE-siRNA转染与cDNA合成 | 第50-51页 |
2.2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m1645的转录水平 | 第51-52页 |
3 结果 | 第52-53页 |
3.1 Bm1645转录水平分析 | 第52-53页 |
4 讨论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