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泥石流论文

川西南美姑河流域泥石流分布规律及危险区范围评价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3.1 泥石流区域时空发育特征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2 危险范围预测数学模型的建立研究现状第16-18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8-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8-20页
        1.4.2 技术路线第20页
    1.5 论文创新点第20-22页
2 美姑河流域地质背景第22-36页
    2.1 地形地貌第22-23页
    2.2 地层岩性第23-29页
    2.3 地质构造第29-31页
        2.3.1 褶皱构造第29页
        2.3.2 断裂构造第29-31页
    2.4 地震条件第31-32页
    2.5 气候降水第32-34页
    2.6 人类工程活动第34-36页
3 美姑河流域泥石流时空分布规律第36-54页
    3.1 泥石流参数整理第36-39页
    3.2 美姑河流域内泥石流分类统计第39-41页
    3.3 泥石流与降雨的关系第41-46页
        3.3.1 基于降雨等级进行泥石流分类第41-43页
        3.3.2 美姑河流域泥石流分布与降雨量的关系第43-46页
    3.4 美姑河流域泥石流分布与断层构造的关系第46-52页
    3.5 本章小结第52-54页
4 美姑河流域内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第54-70页
    4.1 泥石流堆积扇概述第54-56页
    4.2 危险范围模型影响因子的确定第56-64页
        4.2.1 泥石流最大的堆积区长度、宽度与主沟坡降的关系第58-59页
        4.2.2 泥石流最大的堆积区长度、宽度与流域面积的关系第59-60页
        4.2.3 泥石流最大的堆积区长度、宽度与流域高差的关系第60-62页
        4.2.4 泥石流最大的堆积区长度、宽度与物源量的关系第62-64页
    4.3 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模型计算第64-65页
    4.4 危险范围模型验证第65-68页
    4.5 本章小结第68-70页
5 基于CFX对约乌乐泥石流沟数值分析第70-90页
    5.1 约乌乐泥石流地形地貌第70-72页
        5.1.1 形成区(清水区)地形地貌条件第71页
        5.1.2 物源-流通区地形地貌条件第71-72页
        5.1.3 流通堆积区地形地貌条件第72页
    5.2 约乌乐泥石流基本特征计算第72-78页
        5.2.1 泥石流流速的计算第72-73页
        5.2.2 泥石流流量的计算第73-78页
    5.3 基于CFX的约乌乐泥石流的数值模拟第78-88页
        5.3.1 CFX软件及其理论介绍第78-79页
        5.3.2 数值模拟前的基本假设第79页
        5.3.3 模型建立及其网格划分第79-81页
        5.3.4 泥石流流变模型的选定第81-82页
        5.3.5 泥石流数值模拟参数的设定第82-84页
        5.3.6 数值模拟求解第84-85页
        5.3.7 数值模拟后处理及分析第85-88页
    5.4 本章小结第88-90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0-94页
    6.1 结论第90-91页
    6.2 展望第91-94页
参考文献第94-98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8-102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Kriging方法的顺层岩质边坡锚框桩抗滑结构优化分析
下一篇:附加轮廓信息的图正则非负矩阵分解及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