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引言 | 第12-21页 |
1.1 腐植酸概述 | 第12-15页 |
1.1.1 腐植酸的命名 | 第12页 |
1.1.2 腐植酸的分类 | 第12-13页 |
1.1.3 腐植酸的形成 | 第13-14页 |
1.1.4 腐植酸的资源分布 | 第14页 |
1.1.5 腐植酸的结构及性质 | 第14-15页 |
1.2 腐植酸的作用 | 第15-19页 |
1.2.1 腐植酸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15-16页 |
1.2.2 腐植酸对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16-17页 |
1.2.3 腐植酸对作物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第17页 |
1.2.4 腐植酸对作物抗逆性的影响 | 第17-18页 |
1.2.5 腐植酸对土壤的影响 | 第18-19页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9-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2.2 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21-22页 |
2.2.1 腐植酸对番茄穴盘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21页 |
2.2.2 腐植酸对黄瓜穴盘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21-22页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2-24页 |
2.3.1 基质物理性质的测定 | 第22页 |
2.3.2 基质养分的测定 | 第22页 |
2.3.3 植株生长指标的测定 | 第22-23页 |
2.3.4 根系活力和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 | 第23页 |
2.3.5 叶片光合色素含量 | 第23页 |
2.3.6 叶片光合参数 | 第23页 |
2.3.7 叶绿素荧光参数 | 第23页 |
2.3.8 植株N、P、K养分含量 | 第23页 |
2.3.9 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 | 第23页 |
2.3.10 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 | 第23-24页 |
2.3.11 抗氧化酶活性 | 第24页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9页 |
3.1 腐植酸对番茄穴盘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25-31页 |
3.1.1 腐植酸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25-26页 |
3.1.2 腐植酸对番茄幼苗根系活力和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NR)的影响 | 第26-27页 |
3.1.3 腐植酸对番茄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27页 |
3.1.4 腐植酸对番茄幼苗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 第27-28页 |
3.1.5 腐植酸对番茄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28页 |
3.1.6 腐植酸对番茄幼苗养分吸收的影响 | 第28-29页 |
3.1.7 腐植酸对番茄幼苗各器官全氮含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3.1.8 腐植酸对番茄幼苗各器官全磷含量的影响 | 第30页 |
3.1.9 腐植酸对番茄幼苗各器官全钾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 腐植酸对黄瓜穴盘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31-39页 |
3.2.1 腐植酸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2 腐植酸对黄瓜幼苗根系发育的影响 | 第32页 |
3.2.3 腐植酸对黄瓜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4 腐植酸对黄瓜幼苗叶片质膜体系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5 腐植酸对黄瓜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的影响 | 第34-36页 |
3.2.6 腐植酸对黄瓜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6-39页 |
4 讨论 | 第39-44页 |
4.1 腐植酸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9页 |
4.2 腐植酸对番茄幼苗光合系统的影响 | 第39-41页 |
4.3 腐植酸对番茄幼苗养分吸收运转的影响 | 第41-42页 |
4.4 腐植酸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42页 |
4.5 腐植酸对黄瓜幼苗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第42-44页 |
5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