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特种加工机床及其加工论文--光能加工设备及其加工论文

激光动态柔性微成形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1.2 金属薄板微成形技术及其研究现状第14-20页
        1.2.1 传统金属薄板微成形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传统金属薄板微成形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第16-17页
        1.2.3 新型金属薄板微成形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7-20页
    1.3 激光动态微成形技术及其研究现状第20-28页
        1.3.1 激光动态微成形技术第20页
        1.3.2 激光动态微成形技术研究现状第20-26页
        1.3.3 激光动态微成形技术存在的问题与本课题的提出第26-28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第28-31页
        1.4.1 研究目标第28-29页
        1.4.2 主要研究内容第29-31页
第二章 激光冲击软膜加载特性的研究第31-51页
    2.1 激光冲击加载模式及相关实验设备第31-34页
        2.1.1 激光烧蚀模式第31-32页
        2.1.2 激光器及其参数第32页
        2.1.3 成形检测装置第32-34页
    2.2 软膜对激光冲击波压力的均化效应第34-42页
        2.2.1 软膜均化激光冲击波压力的机理第34-35页
        2.2.2 软膜均化激光冲击波压力的实验第35-39页
        2.2.3 激光冲击软膜加载金属薄板的压力分布实验第39-42页
        2.2.4 软膜对工件表面状态的影响第42页
    2.3 软膜对激光直接冲击下金属薄板成形能力的提高第42-49页
        2.3.1 软膜提高成形能力的机理第42-43页
        2.3.2 软膜提高成形能力的实验第43-46页
        2.3.3 软膜动态加载下工件的绝热温升第46-49页
    2.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三章 激光冲击软膜加载下金属薄板自由成形实验研究第51-77页
    3.1 金属薄板自由成形的工艺研究第51-55页
        3.1.1 微模具的加工第52页
        3.1.2 激光能量对自由成形的影响第52-55页
        3.1.3 软膜厚度对自由成形的影响第55页
    3.2 金属薄板自由成形中的绝热剪切失效研究第55-70页
        3.2.1 自由成形中的绝热剪切带的介绍第55-56页
        3.2.2 自由成形中的绝热剪切现象第56-61页
        3.2.3 自由成形件的微观组织观察第61-69页
        3.2.4 自由成形件的绝热剪切失效机理第69-70页
    3.3 模具表面质量的退化及其对成形件的影响第70-76页
        3.3.1 模具的表面质量退化第70-71页
        3.3.2 退化的模具表面对样件表面质量的影响第71-74页
        3.3.3 模具表面质量的退化过程第74-76页
    3.4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四章 激光冲击软膜加载下金属薄板模具成形实验研究第77-105页
    4.1 金属薄板的模具成形的工艺研究第77-92页
        4.1.1 模具成形原理及模具加工第77-79页
        4.1.2 微成形结果的观察与讨论第79-89页
        4.1.3 工件的贴模性第89-92页
    4.2 软膜动态加载对零件机械性能的影响第92-98页
        4.2.1 纳米压痕测量系统第92-93页
        4.2.2 未断裂工件的纳米压痕测量第93-95页
        4.2.3 断裂工件的纳米压痕测量第95-98页
    4.3 一种改进的激光动态柔性微成形工艺-提高贴模性第98-104页
        4.3.1 提高贴模性的原理第98-99页
        4.3.2 工件的贴模性第99-102页
        4.3.3 工件的断裂行为第102-104页
    4.4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第五章 激光动态柔性微成形数值模拟研究第105-135页
    5.1 金属薄板自由成形的数值模拟研究第105-119页
        5.1.1 数值模型第105-106页
        5.1.2 材料的本构模型第106-108页
        5.1.3 数值模拟的验证第108-110页
        5.1.4 工件的动态响应第110-114页
        5.1.5 绝热剪切带的演变过程第114-119页
    5.2 模具表面质量的退化对成形的影响第119-125页
        5.2.1 微缺陷对工件表面的影响第119-122页
        5.2.2 微缺陷对工件成形深度的影响第122-123页
        5.2.3 微缺陷对工件成形形状的影响第123-125页
    5.3 金属薄板模具成形的数值模拟研究第125-133页
        5.3.1 激光能量对成形的影响第127-129页
        5.3.2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第129-131页
        5.3.3 工件的反弹行为第131-132页
        5.3.4 工件的断裂行为第132-133页
    5.4 本章小结第133-135页
第六章 研究工作总结与展望第135-138页
    6.1 研究工作总结第135-136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136-137页
    6.3 展望第137-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5页
致谢第145-14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苏省能源结构优化的动态机理分析
下一篇:双机械端口磁通切换永磁无刷电机及其多模式驱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