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业机械及农具论文--收获机械论文--蔬菜收获机论文

履带自走式甘蓝收获机研究及称重系统开发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5-16页
    1.2 蔬菜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第16-18页
        1.2.1 国外蔬菜收获机械的研究第16-17页
        1.2.2 国内蔬菜收获机械的研究第17-18页
    1.3 甘蓝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第18-23页
        1.3.1 国外甘蓝收获机械的研究发展第18-22页
        1.3.2 国内甘蓝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第22-23页
    1.4 现有研究的不足第23页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线路第23-25页
        1.5.1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5.2 技术路线第24-25页
    1.6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二章 甘蓝物理力学特性的研究第26-44页
    2.1 作物茎秆物理力学特性的研究动态第26-27页
    2.2 试验材料、仪器与方法第27-31页
        2.2.1 试验材料第27页
        2.2.2 试验仪器第27-28页
        2.2.3 试验方法第28-31页
    2.3 甘蓝物理形态参数统计与分析第31-32页
    2.4 甘蓝根茎部的切割部位试验与分析第32-36页
        2.4.1 甘蓝根茎部微观结构的观察第32页
        2.4.2 甘蓝根茎部切割力的理论分析第32-34页
        2.4.3 甘蓝根茎部切割力指标的回归分析第34-35页
        2.4.4 甘蓝根茎部化学组成成分的回归分析第35页
        2.4.5 切割力指标与化学组成成分的相互关系分析第35-36页
    2.5 甘蓝根茎部的切割力正交试验与分析第36-38页
    2.6 甘蓝根茎部的切割劈裂破损试验与分析第38-42页
        2.6.1 甘蓝根茎部切割劈裂破损的理论分析第38-39页
        2.6.2 甘蓝根茎部切割劈裂破损的单因素试验与分析第39-40页
        2.6.3 甘蓝根茎部切割劈裂破损的多因素试验与分析第40-42页
    2.7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履带自走式甘蓝收获机的收获工艺流程与总体方案第44-54页
    3.1 我国南方甘蓝的传统种植模式第44-45页
    3.2 甘蓝收获机械的设计依据第45页
    3.3 甘蓝机械化收获的工艺流程第45-51页
        3.3.1 动力底盘行走方式的确定第45-46页
        3.3.2 甘蓝拔取方式的确定第46-47页
        3.3.3 甘蓝输送方式的确定第47-48页
        3.3.4 甘蓝切根方式的确定第48-49页
        3.3.5 甘蓝剥叶方式的确定第49-50页
        3.3.6 甘蓝机械化收获的工艺流程图第50-51页
    3.4 履带自走式甘蓝收获机的总体方案第51-53页
        3.4.1 甘蓝收获机的总体结构第51-52页
        3.4.2 甘蓝收获机的工作原理第52页
        3.4.3 甘蓝收获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第52-53页
    3.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履带自走式甘蓝收获机的关键部件设计、分析与整机集成第54-79页
    4.1 拔取装置的设计与分析第54-60页
        4.1.1 拔取装置的结构设计第54-55页
        4.1.2 引拔铲的参数设计与分析第55-57页
        4.1.3 拨轮的参数设计与分析第57-60页
    4.2 输送提升装置的设计与分析第60-62页
        4.2.1 输送提升装置的结构设计第60-61页
        4.2.2 输送提升装置的参数设计与分析第61-62页
    4.3 切根装置的设计与分析第62-67页
        4.3.1 切根装置的结构设计第63-64页
        4.3.2 切根过程的力学分析第64-65页
        4.3.3 圆盘刀片的模态分析第65-67页
    4.4 剥叶装置的设计与分析第67-76页
        4.4.1 剥叶装置的结构设计第67-68页
        4.4.2 剥叶过程的力学分析第68-69页
        4.4.3 剥叶过程的仿真分析第69-76页
    4.5 履带自走式甘蓝收获机的整机集成与测试第76-77页
        4.5.1 甘蓝收获机加工制造的一般要求第76-77页
        4.5.2 甘蓝收获机物理样机的试制第77页
        4.5.3 甘蓝收获机的空载测试第77页
    4.6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五章 甘蓝收获机的田间试验与甘蓝农艺种植规范的研究第79-91页
    5.1 甘蓝收获机田间试验与性能检测第79-81页
        5.1.1 试验地的选择第79页
        5.1.2 作业性能指标的要求第79-80页
        5.1.3 作业性能指标的测定第80-81页
    5.2 甘蓝收获机的田间测试试验与改进第81-84页
    5.3 甘蓝机械化收获的农艺种植规范和田间试验第84-89页
        5.3.1 甘蓝机械化收获的农艺种植规范第84-85页
        5.3.2 田间试验内容与试验方法第85-86页
        5.3.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86-89页
    5.4 履带自走式甘蓝收获机的检测第89-90页
    5.5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六章 甘蓝动态称重系统的研究第91-103页
    6.1 果蔬类收获机田间测产技术的研究动态第91-92页
    6.2 基于动态称重技术的甘蓝称重系统设计第92-99页
        6.2.1 甘蓝称重系统的机械结构部分设计第92-93页
        6.2.2 甘蓝称重系统的数据采集部分设计第93-96页
        6.2.3 甘蓝称重系统的标定与校准第96-97页
        6.2.4 甘蓝称重系统的测试试验与分析第97-99页
    6.3 甘蓝动态称重系统的称重试验与分析第99-101页
        6.3.1 试验材料第99页
        6.3.2 试验方法第99页
        6.3.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99-101页
    6.4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03-106页
    7.1 主要结论第103-104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104-105页
    7.3 展望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1页
致谢第111-113页
插图清单第113-115页
表格清单第115-116页
研究生期间主要成果第116-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稻秸预处理厌氧消化及联合消化提高甲烷产量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作物冠层养分测量仪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