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工程背景 | 第11-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1.3.1 试验研究 | 第14-15页 |
1.3.2 理论研究 | 第15-24页 |
1.4 本文的目的和内容 | 第24-25页 |
第2章 基于状态空间能量等效原理的非局部模型 | 第25-44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局部和非局部状态空间 | 第25-26页 |
2.3 局部和非局部状态空间之间的能量等效 | 第26-28页 |
2.4 非局部变换与内变量的求解 | 第28-35页 |
2.4.1 内变量的非局部变换 | 第28-29页 |
2.4.2 两个状态空间的屈服函数,软化规律和流动法则 | 第29-34页 |
2.4.3 非局部内变量的求解 | 第34-35页 |
2.5 有限元求解的数值方法 | 第35-43页 |
2.5.1 局部状态空间中屈服单元的监测 | 第36-37页 |
2.5.2 非局部状态空间各分量的计算 | 第37-43页 |
2.6 讨论 | 第43-44页 |
第3章 数值算例和讨论 | 第44-63页 |
3.1 引言 | 第44页 |
3.2 一维算例 | 第44-53页 |
3.2.1 一维模型问题 | 第44-45页 |
3.2.2 一维问题的解析解 | 第45-52页 |
3.2.3 一维问题的数值解 | 第52-53页 |
3.3 二维算例 | 第53-63页 |
3.3.1 平面应变加载试件 | 第53-57页 |
3.3.2 边坡稳定性问题 | 第57-60页 |
3.3.3 煤岩的平面应变加载试验 | 第60-63页 |
第4章 材料内尺度对局部化区域尺寸的影响 | 第63-68页 |
4.1 引言 | 第63页 |
4.2 解析解分析 | 第63-65页 |
4.3 数值解分析 | 第65-68页 |
第5章 结论及将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8-70页 |
5.1 结论 | 第68-69页 |
5.2 将来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