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间债务网络结构对风险传染的影响研究--基于个体异质性视角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文献回顾 | 第10-16页 |
1.2.1 银行系统性风险 | 第10-11页 |
1.2.2 银行间债务网络与系统性风险 | 第11页 |
1.2.3 网络结构与风险传染 | 第11-13页 |
1.2.4 银行间债务网络个体异质性与网络结构 | 第13页 |
1.2.5 银行间债务网络个体异质性 | 第13-16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5 本文特色与不足 | 第17-18页 |
1.6 论文的基本结构结构 | 第18-20页 |
2. 银行间债务网络与风险传染 | 第20-27页 |
2.1 银行间债务网络 | 第20-21页 |
2.2 风险传染的机制 | 第21-23页 |
2.3 银行风险传染模型 | 第23-24页 |
2.4 违约算法 | 第24-27页 |
3. 个体异质性与银行间债务网络结构分析 | 第27-32页 |
3.1 连接倾向异质性与网络结构 | 第27-29页 |
3.2 流动性地位异质性与网络结构 | 第29-3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银行间债务网络结构与风险传染分析 | 第32-43页 |
4.1 连接倾向异质性导致的网络结构与风险传染 | 第32-38页 |
4.1.1 参数设定 | 第32-34页 |
4.1.2 冲击模拟 | 第34-38页 |
4.2 流动性地位异质性导致的网络结构与风险传染 | 第38-41页 |
4.2.1 参数设定 | 第38-39页 |
4.2.2 冲击模拟 | 第39-4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5. 结论 | 第43-45页 |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论文成果 | 第45-46页 |
附录 | 第46-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