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5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聚氨酯化学 | 第11-16页 |
1.2.1 聚氨酯原料 | 第11-16页 |
1.2.2 聚氨酯合成 | 第16页 |
1.3 聚氨酯多级结构 | 第16-21页 |
1.3.1 聚氨酯分子链结构 | 第16-19页 |
1.3.2 聚氨酯微相分离 | 第19页 |
1.3.3 聚氨酯机械性能 | 第19-21页 |
1.4 聚氨酯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第21-25页 |
1.4.1 硬段含量 | 第21-22页 |
1.4.2 二异氰酸酯种类及对称性 | 第22-23页 |
1.4.3 扩链剂种类 | 第23-24页 |
1.4.4 软段种类及分子量 | 第24-25页 |
1.5 高分子单链力学性能表征 | 第25-32页 |
1.5.1 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基本结构 | 第25-26页 |
1.5.2 SMFS原理 | 第26-27页 |
1.5.3 SMFS理论模型 | 第27-29页 |
1.5.4 单链拉伸的判断标准 | 第29-30页 |
1.5.5 SMFS在高分子研究中的应用 | 第30-32页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32-35页 |
第二章 非平面型二异氰酸酯对聚氨酯多尺度性能的影响 | 第35-51页 |
2.1 引言 | 第3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5-38页 |
2.2.1 聚氨酯样品合成 | 第35-38页 |
2.2.2 单分子力谱 | 第38页 |
2.2.3 核磁共振 | 第38页 |
2.2.4 凝胶渗透色谱 | 第38页 |
2.2.5 红外光谱 | 第38页 |
2.2.6 机械性能测试 | 第3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8-50页 |
2.3.1 样品结构表征 | 第38-40页 |
2.3.2 非平面环对单分子链的影响 | 第40-44页 |
2.3.3 非平面环对微相分离的影响 | 第44-47页 |
2.3.4 非平面环对宏观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47-5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硬段含不同非平面环含量聚氨酯的形变及回复过程研究 | 第51-67页 |
3.1 前言 | 第5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1-54页 |
3.2.1 小角X射线散射 | 第51-53页 |
3.2.2 原位偏振红外 | 第53-54页 |
3.2.3 X射线衍射 | 第54页 |
3.2.4 差示扫描量热仪 | 第5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5页 |
3.3.1 硬段相稳定性 | 第54-60页 |
3.3.2 聚氨酯结晶行为 | 第60-62页 |
3.3.3 硬段分子链取向 | 第62-63页 |
3.3.4 形变过程的相形貌模型 | 第63-6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四章 非平面型扩链剂对聚氨酯多尺度性能的影响 | 第67-85页 |
4.1 引言 | 第6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7-70页 |
4.2.1 聚氨酯样品合成 | 第67-69页 |
4.2.2 单分子力谱 | 第69页 |
4.2.3 核磁共振 | 第69页 |
4.2.4 凝胶渗透色谱 | 第69页 |
4.2.5 红外光谱 | 第69页 |
4.2.6 机械性能测试 | 第69-7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0-83页 |
4.3.1 样品结构表征 | 第70-73页 |
4.3.2 非平面环对单分子链的影响 | 第73-77页 |
4.3.3 非平面环对微相分离的影响 | 第77-81页 |
4.3.4 非平面环对宏观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81-8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85-88页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85-86页 |
5.2 课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的问题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101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