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虫害论文

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风险评估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4页
    1 褐飞虱的发生与危害第10-12页
        1.1 褐飞虱的分布与发生第10-11页
        1.2 褐飞虱的危害第11-12页
    2 褐飞虱发生的影响因素第12-15页
        2.1 虫源的影响第12页
        2.2 气侯因素影响第12-13页
        2.3 水稻品种与栽培制度第13-14页
        2.4 化学防治因素第14页
        2.5 天敌因素第14-15页
        2.6 其他因素第15页
    3 褐飞虱的抗药性第15-20页
        3.1 褐飞虱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性第15-16页
        3.2 褐飞虱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第16页
        3.3 褐飞虱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第16-17页
        3.4 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第17-18页
        3.5 褐飞虱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第18-19页
        3.6 褐飞虱对吡蚜酮的抗性第19-20页
    4 氟啶虫胺腈的研究现状第20-23页
        4.1 氟啶虫胺腈的简介第20页
        4.2 氟啶虫胺腈特点与应用第20-21页
        4.3 氟啶虫胺腈作用机制第21-22页
        4.4 氟啶虫胺腈与其他药剂的交互抗性的研究第22-23页
    5 本文的立题依据与目的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测第24-4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5-29页
        1.1 供试昆虫第25-28页
        1.2 供试药剂第28页
        1.3 试验方法第28页
        1.4 数据处理计算第28-29页
        1.5 敏感基线第2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9-41页
        2.1 褐飞虱对吡蚜酮的抗性监测第29-31页
        2.2 褐飞虱对噻虫嗪的抗性监测第31-32页
        2.3 褐飞虱对烯啶虫胺的抗性监测第32-33页
        2.4 褐飞虱对呋虫胺的抗性监测第33-35页
        2.5 褐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监测第35-36页
        2.6 褐飞虱对丁虫腈的抗性监测第36-38页
        2.7 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监测第38-39页
        2.8 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监测第39-41页
    3 讨论第41-44页
第三章 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敏感性测定及抗性风险评估第44-54页
    1 供试昆虫第44-45页
    2 供试药剂第45页
    3 试验方法第45页
        3.1 毒力测定方法第45页
        3.2 室内抗性筛选方法第45页
    4 数据分析方法第45页
    5 抗性风险评估方法第45-46页
        5.1 抗性现实遗传力的估算第45-46页
        5.2 抗性发展速率的预测第46页
    6 结果与分析第46-51页
        6.1 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敏感基线的建立第46页
        6.2 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敏感性测定第46-47页
        6.3 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室内抗性筛选第47-50页
        6.4 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风险评估第50页
        6.5 褐飞虱对氟啶虫胰腈的抗性发展预测第50-51页
    7 讨论第51-54页
全文总结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4页
致谢第64-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Harpin泡腾片剂型的研制及其防治玉米细菌新病害的研究
下一篇:浅黄恩蚜小蜂寄生对烟粉虱三种保护酶活性及海藻糖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