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缩略语 | 第11-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1 青贮玉米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地位 | 第13-16页 |
2 国内外青贮玉米品质比较及差异原因分析 | 第16-18页 |
3 我国青贮玉米品质相关的栽培和青贮调制研究 | 第18-21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农艺性状及生物产量的品种(系)间差异 | 第23-3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1.1 试验地概况 | 第23页 |
1.2 参试材料 | 第23页 |
1.3 试验设计 | 第23-24页 |
1.4 测定项目与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1.5 数据分析 | 第25-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28页 |
2.1 不同玉米品种(系)的植株形态性状 | 第26-27页 |
2.2 不同玉米品种(系)的拷种性状 | 第27页 |
2.3 产量性状及年间稳定性分析 | 第27-28页 |
2.4 产量性状对生物产量贡献率的分析 | 第28页 |
3 讨论 | 第28-30页 |
4 结论 | 第30-31页 |
第三章 不同品种(系)全株玉米青贮营养价值的比较 | 第31-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4页 |
1.1 试验地概况 | 第31页 |
1.2 试验材料 | 第31页 |
1.3 试验设计 | 第31-32页 |
1.4 测定项目与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1.5 数据分析 | 第33-3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43页 |
2.1 不同品种(系)全株玉米青贮原料营养价值的比较 | 第34-41页 |
2.2 不同品种(系)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营养价值的比较 | 第41-42页 |
2.3 玉米果穗率与青贮饲料营养价值的关系 | 第42-43页 |
2.4 青贮原料与青贮饲料营养价值的关系 | 第43页 |
3 讨论 | 第43-44页 |
3.1 生育期及青贮过程对青贮原料及青贮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 | 第43-44页 |
3.2 玉米果穗率与青贮原料及青贮饲料营养价值的关系 | 第44页 |
4 结论 | 第44-45页 |
第四章 不同品种(系)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比较 | 第45-5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8页 |
1.1 试验地概况 | 第45页 |
1.2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第45页 |
1.3 测定项目与试验方法 | 第45-47页 |
1.4 数据分析 | 第47-4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3页 |
2.1 不同品种(系)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比较 | 第48页 |
2.2 果穗率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 | 第48-53页 |
3 讨论 | 第53页 |
4 结论 | 第53-55页 |
第五章 综合讨论与全文结论 | 第55-59页 |
1 综合讨论 | 第55-56页 |
1.1 长江中下游农区玉米生物产量及其稳定性 | 第55页 |
1.2 果穗率与青贮饲料营养价值和青贮发酵品质的关系 | 第55-56页 |
1.3 青贮玉米育种、栽培和青贮调制各个环节均需重视果穗率提高 | 第56页 |
2 全文结论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