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铁系材料去除水体中四环素的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 水中四环素的危害及其去除技术第10-12页
        1.1 水中四环素的危害第10-11页
        1.2 水体中去除四环素的技术第11-12页
    2 零价纳米铁的介绍以及应用第12-14页
        2.1 零价纳米铁的介绍第12-13页
        2.2 零价纳米铁的应用第13-14页
    3 保水剂的介绍以及应用第14-15页
        3.1 保水剂的介绍第14页
        3.2 保水剂的应用第14-15页
    4 选题意义第15-16页
    5 实验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零价纳米铁降解和絮凝高效去除水体中的四环素第17-34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7-19页
        1.1 化学试剂第17页
        1.2 实验仪器第17-18页
        1.3 材料合成第18页
        1.4 四环素的检测方法第18页
        1.5 液质联用方法第18页
        1.6 实验方法第18-19页
            1.6.1 不同时间下pH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第18-19页
            1.6.2 吸附容量测定实验第19页
            1.6.3 不同离子干扰实验第19页
            1.6.4 盐离子浓度影响实验第19页
    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9-32页
        2.1 材料及其表征第19-20页
        2.2 不同时间下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20-22页
        2.3 吸附容量测定实验第22-23页
        2.4 不同离子干扰实验第23-24页
        2.5 盐离子浓度影响实验第24-25页
        2.6 Fe-TC絮凝物的结果表征第25-27页
        2.7 降解产物的分析第27-32页
    3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三章 铁促进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纳(PP)去除水体中四环素的研究第34-54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4-36页
        1.1 化学试剂第34页
        1.2 实验仪器第34-35页
        1.3 材料合成第35页
        1.4 四环素的检测方法第35页
        1.5 实验方法第35-36页
            1.5.1 吸附平衡的研究第35页
            1.5.2 预吸附铁的实验第35页
            1.5.3 不同交联程度材料对吸附容量的影响第35-36页
            1.5.4 不同交联程度材料对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第36页
            1.5.5 离子强度影响实验第36页
            1.5.6 实际应用实验第36页
    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6-52页
        2.1 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纳(PP)的制备及表征第36-38页
        2.2 吸附平衡的研究第38-41页
        2.3 预吸附铁的实验第41-42页
        2.4 吸附前后XPS的分析第42-45页
        2.5 不同交联程度材料对吸附容量的影响第45-47页
        2.6 不同交联程度材料对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第47-50页
        2.7 离子强度影响实验第50-51页
        2.8 实际应用实验第51-52页
    3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1 结论第54页
    2 创新第54-55页
    3 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3页
致谢第63-64页
作者简介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煤液化残渣的污染特性和焚烧特征研究
下一篇:浏阳株树桥水库生态补偿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