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5页 |
0.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0.2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0.3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0.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页 |
0.5 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 第12-15页 |
1 P县开门接访出台的背景 | 第15-17页 |
2 P县开门接访的具体形式与处置案例 | 第17-27页 |
2.1 P县开门接访的具体形式 | 第17-24页 |
2.1.1 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公开接访 | 第17-20页 |
2.1.2 县委常委会定期研究疑难信访案件 | 第20-22页 |
2.1.3 县级领导带案下访化解信访突出问题 | 第22-24页 |
2.2 P县开门接访的处置案例 | 第24-27页 |
3 P县开门接访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 第27-35页 |
3.1 P县开门接访的主要做法 | 第27-32页 |
3.1.1 加强网络建设 | 第27-28页 |
3.1.2 深化矛盾排查 | 第28-29页 |
3.1.3 畅通信访渠道 | 第29-30页 |
3.1.4 强化案件办理 | 第30-31页 |
3.1.5 严格责任追究 | 第31-32页 |
3.2 开门接访取得的成效 | 第32-35页 |
3.2.1 畅通信访渠道,方便了群众办事 | 第32页 |
3.2.2 转变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 第32页 |
3.2.3 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 第32-33页 |
3.2.4 调动干群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 第33-35页 |
4 开门接访的创新之处与思考 | 第35-41页 |
4.1 开门接访的创新之处 | 第35-36页 |
4.1.1 从被动接访到主动接访 | 第35页 |
4.1.2 从单打独斗到联合作战 | 第35-36页 |
4.1.3 从恶性循环到良性互动 | 第36页 |
4.2 关于开门接访的几点思考 | 第36-41页 |
4.2.1 领导带头接访是关键 | 第36-37页 |
4.2.2 高效解决问题是核心 | 第37页 |
4.2.3 加强制度建设是保证 | 第37-38页 |
4.2.4 站稳群众立场是根本 | 第38-39页 |
4.2.5 依法规范信访是途径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