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导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逻辑框架 | 第14-16页 |
1.3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16-17页 |
1.3.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6页 |
1.3.2 论文的不足 | 第16-17页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 | 第17-29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1.1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第17-19页 |
2.1.2 新公共管理 | 第19-21页 |
2.1.3 公私合作 | 第21-23页 |
2.2 文献评述 | 第23-29页 |
2.2.1 国内关于养老服务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2.2.2 国内关于养老服务领域公私合作的研究 | 第27-29页 |
3. 中国城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 第29-37页 |
3.1 背景分析 | 第29-32页 |
3.1.1 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 第29-30页 |
3.1.2 人口流动带来的影响 | 第30-31页 |
3.1.3 家庭结构日趋核心化 | 第31页 |
3.1.4 社会经济转型与养老服务 | 第31-32页 |
3.2 中国城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 第32-34页 |
3.3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37页 |
3.3.1 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 第34页 |
3.3.2 行政供给的路径依赖 | 第34-35页 |
3.3.3 缺乏规划和引导的供需失衡 | 第35-37页 |
4. 养老服务供需失衡的微观分析——基于成都市的调研 | 第37-49页 |
4.1 调研背景 | 第37-38页 |
4.2 调研方式 | 第38页 |
4.3 问卷调查 | 第38-44页 |
4.3.1 问卷设计思路 | 第38-39页 |
4.3.2 样本说明及数据特征 | 第39-41页 |
4.3.3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及养老服务需求情况分析 | 第41-43页 |
4.3.4 调查对象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感受 | 第43-44页 |
4.4 养老机构调查 | 第44-46页 |
4.5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6-49页 |
4.5.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6-47页 |
4.5.2 原因分析 | 第47-49页 |
5.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及变革的国际经验 | 第49-60页 |
5.1 日本养老服务体系变革 | 第50-53页 |
5.1.1 变革背景 | 第50-51页 |
5.1.2 变革的具体实践 | 第51-53页 |
5.2 新加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第53-56页 |
5.2.1 建设背景 | 第53-54页 |
5.2.2 建设的具体实践 | 第54-56页 |
5.3 台湾地区养老服务体系变革 | 第56-60页 |
5.3.1 变革背景 | 第56-57页 |
5.3.2 变革的具体实践 | 第57-60页 |
6. 公私合作提供养老服务的典型案例分析 | 第60-66页 |
6.1 案例背景 | 第60-62页 |
6.2 案例介绍 | 第62-63页 |
6.3 案例分析 | 第63-65页 |
6.3.1 主体角色及关系 | 第63-64页 |
6.3.2 资源贡献与风险分担 | 第64-65页 |
6.4 效果定性评述 | 第65-66页 |
7. 结论 | 第66-71页 |
7.1 公私合作视角下中国城镇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路径 | 第66-69页 |
7.2 公私合作视角下中国城镇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保障机制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