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概述 | 第9-10页 |
1.2 预应力管桩的特点 | 第10-11页 |
1.3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分类 | 第11-12页 |
1.4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和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1 国外的发展状况和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4.2 国内的发展状况和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5 主要工作及意义 | 第14-15页 |
第2章 预应力静压管桩承载特性的研究 | 第15-28页 |
2.1 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桩承载机理分析 | 第15-17页 |
2.1.1 承载机理分析 | 第15-16页 |
2.1.2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6-17页 |
2.2 竖向荷载传递理论与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2.2.1 弹性理论法 | 第17页 |
2.2.2 荷载传递法 | 第17页 |
2.2.3 有限单元法 | 第17-18页 |
2.3 预应力管桩的土塞效应对其竖向承载力的影响 | 第18-22页 |
2.3.1 土塞效应简述 | 第18-19页 |
2.3.2 土塞的发展和破坏 | 第19-21页 |
2.3.3 土塞效应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 | 第21-22页 |
2.4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挤土效应对其竖向承载力的影响 | 第22-24页 |
2.4.1 挤土效应简述 | 第22-23页 |
2.4.2 挤土效应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 | 第23-24页 |
2.5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方法 | 第24-27页 |
2.5.1 静载试验法 | 第24-25页 |
2.5.2 经验法 | 第25-26页 |
2.5.3 管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 第26-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预应力混凝土静压管桩压桩机理分析和压桩力研究 | 第28-35页 |
3.1 预应力静压管桩压桩机理分析 | 第28-29页 |
3.2 桩侧摩阻力分析 | 第29-31页 |
3.3 桩端阻力分析 | 第31页 |
3.4 压桩力的表达式 | 第31-33页 |
3.5 压桩力终压值和单桩极限承载力两者的关系 | 第33-34页 |
3.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33页 |
3.5.2 压桩力与单桩极限承载力差别与关联 | 第33-3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终压值与单桩极限承载力关系分析 | 第35-47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35页 |
4.2 地层 | 第35-37页 |
4.3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7页 |
4.4 预应力管桩设计参数 | 第37页 |
4.5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值的确定 | 第37-39页 |
4.6 单桩极限承载力和终压力 | 第39-41页 |
4.6.1 1 | 第39页 |
4.6.2 1 | 第39-41页 |
4.7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 第41-45页 |
4.7.1 1 | 第41-44页 |
4.7.2 1 | 第44-45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5章 模拟单桩极限承载力与工程实例的对比分析 | 第47-54页 |
5.1 建立模型 | 第47-49页 |
5.2 桩侧摩阻力分析 | 第49-50页 |
5.3 静载试验与模拟结果对比 | 第50-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展望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