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溶剂辅助相分离法构建多尺度的聚L-乳酸超疏水表面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1-27页 |
| 1.1 超疏水现象及超疏水表面定义 | 第11-16页 |
| 1.1.1 超疏水现象 | 第11-15页 |
| 1.1.2 超疏水表面的定义 | 第15-16页 |
| 1.2 超疏水理论 | 第16-20页 |
| 1.2.1 三大润湿理论 | 第16-18页 |
| 1.2.2 接触角滞后 | 第18-19页 |
| 1.2.3 复合润湿与非复合润湿的转换 | 第19-20页 |
| 1.3 超疏水表面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 第20-22页 |
| 1.3.1 超疏水表面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 1.3.2 超疏水表面的应用前景 | 第21-22页 |
| 1.4 聚乳酸简介 | 第22-25页 |
| 1.4.1 聚乳酸的结构 | 第23-24页 |
| 1.4.2 聚乳酸的性能 | 第24页 |
| 1.4.3 聚乳酸的应用 | 第24-25页 |
| 1.5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 1.5.1 本文的选题依据 | 第25页 |
| 1.5.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 2 单一不良溶剂辅助法制备PLLA基超疏水表面 | 第27-42页 |
| 2.1 引言 | 第27页 |
| 2.2 实验部分 | 第27-40页 |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27-28页 |
| 2.2.2 聚乳酸超疏水表面的制备 | 第28-29页 |
| 2.2.3 测试与表征 | 第29页 |
| 2.2.4 结果与讨论 | 第29-40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3 二种不良溶剂辅助法制备PLLA基超疏水表面 | 第42-53页 |
| 3.1 引言 | 第42页 |
| 3.2 实验部分 | 第42-52页 |
|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42-43页 |
| 3.2.2 聚乳酸超疏水表面的制备 | 第43-44页 |
| 3.2.3 测试与表征 | 第44页 |
| 3.2.4 结果与讨论 | 第44-52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4 多种不良溶剂辅助法制备PLLA基超疏水表面 | 第53-66页 |
| 4.1 引言 | 第53页 |
| 4.2 实验部分 | 第53-64页 |
|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53-54页 |
| 4.2.2 聚乳酸超疏水表面的制备 | 第54-55页 |
| 4.2.3 测试与表征 | 第55页 |
| 4.2.4 结果与讨论 | 第55-64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5 总结 | 第66-69页 |
| 5.1 结论 | 第66-67页 |
| 5.2 展望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6页 |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