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半城市化地区的治理困境与出路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一、绪论第10-19页
 (一)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第11-16页
  1.关于半城市化概念和特征的研究第12页
  2.关于半城市化成因的相关研究第12-14页
  3.关于半城市化类型的相关研究第14页
  4.关于解决对策的相关研究第14-16页
 (三)研究思路第16-17页
 (四)研究方法第17-18页
 (五)创新之处第18-19页
二、概念的界定与相关理论阐述第19-31页
 (一)概念的界定第19-25页
  1.城市化第19-22页
  2.城镇化及其与城市化的关系第22-24页
  3.市民与新市民第24-25页
 (二)相关理论第25-31页
  1.城市化发展的一般性理论第25-27页
  2.社会治理的一般性理论第27-31页
三、半城市化的提出、及分类再定义第31-42页
 (一)半城市化的提出第31-34页
  1.国外对于半城市化研究的关注第31-32页
  2.国内对于半城市化研究的关注第32-34页
 (二)半城市化的分类第34-39页
  1.地域空间的半城市化第35-37页
  2.人口要素的半城市化第37-39页
 (三)半城市化的再定义第39-42页
四、半城市化的困境分析——以T市M镇为例第42-57页
 (一)T市M镇为例社会经济概况第42-44页
 (二)T市M镇半城市化地区的动力机制第44-48页
  1.经济全球化动力系统的推进力第44-45页
  2.各级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控力第45页
  3.当地民营企业的带动力第45-47页
  4.多元投资主体的拉动力第47页
  5.比较优势的吸引力第47-48页
 (三)M镇居民与企业员工的状况调查第48-51页
 (四)半城市化地区发展困境探究第51-57页
  1.社会管理体制混乱第52-53页
  2.非农用地布局杂乱。第53-54页
  3.“新市民”阶层处境尴尬第54-55页
  4.市政功能不完善第55页
  5.地方政府行为面临合法性困境第55-57页
五、国内外城市化进程的经验及启示第57-69页
 (一)市场主导型发展模式——美国第57-61页
  1 美国城市化发展历程第57-58页
  2.美国城市化发展特点第58-60页
  3.美国城市化对我国的启示第60-61页
 (二)政府主导型城市化模式——日本第61-65页
  1.日本城市化的发展历程第61-62页
  2.日本城市化的发展特点第62-63页
  3.日本城市化对我国的启示第63-65页
 (三)国内半城市化地区社会治理的成功案例第65-69页
  1.大城市边缘半城市化地区——上海金山区第65-66页
  2.新兴城市化地区——芜湖市鸠江区第66页
  3.大工业集聚半城市化地区——宁波北仑区第66-67页
  4.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半城市化区——贵州贵阳市第67-69页
六、半城市化地区的出路探究第69-75页
 (一)以转变社会治理理念为先导,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第69-70页
 (二)以改革户籍制度为基础,破除城镇化建设中的制度障碍第70-72页
 (三)以引导新市民阶层为手段,积极融合多元社会治理主体第72-73页
 (四)以完善法律法规为保障,推动城镇化法制建设第73页
 (五)以改革财政制度为核心,理顺城乡治理主体关系第73-75页
七、结论与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附录第79-84页
致谢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方政府协作供给区域公共物品问题研究
下一篇:城镇化背景下的强镇扩权改革研究--以粤、浙、鲁三省三镇为例